E4:E教安徽·微应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9期 总第5609期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9期  下一期
多媒体——农村学生“梦”开始的地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阜阳市阜南县田集镇中心学校 金苗苗 发布日期:2018-05-28 11:05:48

美术课是中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多媒体教育装备为农村教育中的美术教学提供了视觉佐证和思维补白,使其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拓宽“梦”的视野


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但农村美术课教育基础薄弱,美术课程资源处于匮乏状态。多媒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选教学内容、构思教学思路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寻找课程资源,精心制作课件。多媒体不仅让课堂“活”了起来,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


如:《春天的畅想》教学。导入:欣赏春天到来的视频。揭题并提问:通过观看视频,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绘画表现你心中的春天。“春”这个表现对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局限于儿童简笔画、墙上的装饰画。学生在欣赏多媒体视频时,能清楚地感受到春天到来万物苏醒、百花绽放的情境。因而会不经意感叹,春天不是只有花,蔚蓝的天空下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木、青青的草地、翩翩起舞的蝴蝶。


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作为农村美术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不走出教室也可走进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观察并发现春天的美。


二、激发“梦”的兴趣


初中生天性爱玩,注意力持续时间短,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多媒体教学能以丰富多彩的画面、变化多样的图片、生动逼真的音效增强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学生“美”的兴趣点。作为农村美术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其创新思维灵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与本课有关的情境,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不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带领学生走进神秘而色彩斑斓的美术殿堂。


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由于时代的限制,课本中的美术作品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有些遥远,学生只能看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情境,对其内在的思想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创设情境,播放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期农民斗争地主的影视片段,学生观看影片后,在不知不觉中身临其境,对本课产生浓厚兴趣,这就一步步将学生引导到这节课上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增强对艺术作品的评价赏析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美,完善了对美的认识,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在美术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网络教学,不但补充了大量教学资源,也解放了师生的头脑,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使美术教学的效率更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更多收获。


三、构建“梦”的想象空间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教师追求的目标。故而教师在教学中可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美术知识,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提供多种可能的想象空间。


如:《描绘我们的校园》教学。通过学习研究让学生掌握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透视画法与透视分类。找出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不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透视方法表达自己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这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然而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这种想象是有限的,因此,课堂效率不高。为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教师在本课中应用了Flash课件,改变了传统的想象,动画演示用鼠标“点”“拖”就能完成建筑物透视。


在活动中教师除了巧妙使用Flash课件制作建筑物的透视动画,在“深入探究”“延伸活动”等环节,也多次使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乐等,将抽象的知识动态化、形象化、直观化,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合理利用。视频媒体“近大远小”的引入,对学生建立透视感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通过猜测建筑物的透视关系,使教学更灵动,激发了学生验证的欲望。


四、创造“梦”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利于增强师生间的默契,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受信息,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学生学习时所需情境,如:背景音乐、录像或文字资料等,为师生互动创造了活跃的氛围。当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置的互动环节中时,会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轻松形成知识框架,并通过和其他同学的讨论及教师的个别辅导,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如:《凝练的视觉符号》教学。教师以多媒体做辅助手段,设计了一系列互动式的教学。


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各种运动会标志伴随着优雅、舒缓等节奏的乐曲纷纷登台亮相,流光溢彩,让学生陶醉其中。


小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看看、想想、说说,感知、体验标志的特点,并讨论小结。展示课前的探究成果。上台运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会标志。在展示的同时,说出所喜欢的运动会标志哪点吸引自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