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安徽·微应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9期 总第5609期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9期  下一期
基于自主学习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铜陵市实验小学 刘先文 发布日期:2018-05-28 11:05:15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学的全过程,构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且深度融合,才能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探索“基于自主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课堂翻转过来。传统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们在讲台下听课,并回家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当传统课堂被翻转后,就形成了学生们回家听教师授课,并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等形式解决难点、完成作业的学习模式。


教学时空可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段。


课前。教师制订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设计,编制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程”视频。同时利用学校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将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制作的“微课程”视频,及搜索到的与该课有关的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学生课前可在家和其他网络环境下,用自己的账号进入学校自主学习平台,在家长或同伴帮助下,借助“微课程”视频和其他学习资源,进行新知识学习,并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相关任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多次观看“微课程”视频,寻求多方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记录本上记下自己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质疑和解决。


课堂。教师直入学习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分享课前自主学习成果和经验。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并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和困难。最后用“进级”检测题进行检测,当堂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课后。教师将教学心得,学生将学习成果上传到自主学习平台进行展示交流。同时教师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可按教师要求自由选择,利用网络开展学习、自主发展。这些拓展和延伸是有梯度的,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这样可实现不同学生的自我最优化发展。


“基于自主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由于有了共同的学习平台,教师可先将学习要求和任务、教学设计、重点难点等内容上传到网络空间,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可在家长和同伴的帮助下,自主学习。进入课堂学习阶段,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帮助解惑答疑。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过程被翻转了。课后,师生还可通过网络延伸课继续学习。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体会、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延伸,能以不同形式呈现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师生可互访,实时交流沟通。


这一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前“预习”变为“自主学习”,将传统课堂“教学”变成“质疑、交流和现固”,将传统的课后“巩固”变为“展示、拓展和延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均得到提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