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E教湖南·教研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8期 总第5604期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8期  下一期
落实“两基” 激发主题项目化课程活力 ——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综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 陈阳 发布日期:2018-05-15 13:43:47

“认识当地当季果蔬”“清点统计四季衣服数量”“制作岳麓区著名景点低碳游攻略”……开学伊始,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举行了“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活动,将“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表现的评价”相结合,开始了探究“碳中和”,践行“碳中和”。各年级分别以“衣、食、住、行、养”为主题,开始了一场场探究力、创造力、行动力的主题项目化统整的“全”课堂。


“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的指向是环保,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蓝天保卫战”献力,努力创造环境“养眼”、衣食住行“养人”、心育“养心”的“三养”生态环境,力行生活减排、学习减负、心理减压的“三减”极简理念,以求达到人与自然、与自我、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中和”境界。课程实施在“两基”,重在“项目”和“评价”,让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让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形成入心的认知,后外化于行,培养能力,形成习惯。


一、基于项目的学习


“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调查、观察、探究、交流、展示、分享等方式,在学科学习的同时,了解生活中“衣食住行养”所蕴含的“碳中和”相关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多种资源,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碳中和”问题。“碳中和”课程,可以持续传承创新,它不是“节外生枝”,而是在学科教科书上找出路,不是学科间“井水不犯河水”,而是有先后的序列化统整。


1.有主题,可持续


“碳中和”课程分“衣、食、住、行、养”五个分主题,在不同年段设置不同的研究内容。比如,一年级研究“食”,以“不时不食”为主题,通过研究在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总结“当季果蔬与反季果蔬的利弊”。五年级研究“养”,以“四时有序”为主题,选择应时应景的“春分”节气为对象,亲近美丽的自然,感受春分节气的物候特点、传统习俗和科学原理等,引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智慧生活的兴趣,应时序而生活,体悟古人对自然的感悟和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合一的环保理念。


每个年级段一个主题,五个分主题依次研学下来,吃当季当地水果,穿面料天然、工序简单的衣服,选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垃圾分类等,学生从“衣、食、住、行、养”全方位剖析,返璞归真,践行“低代价高回报”的生存方式,力行生活减排、心理减压。(如图1)

 


2.立根本,减负担


课程组引导师生挖掘、整合国家基础课程中的环保元素,以年级组为单位,聚合观念,共同设计学习方案。比如,三年级“行,行者无疆”课程中,以语文课本《语文园地一》“介绍家乡景物”为切入点,了解书香岳麓的著名景点以及各景点的典型特征,并引入“碳中和”的绿色出行的概念,制作《绿色润书香,低碳游岳麓》旅游攻略路线图,写作一处印象最深的景物(如图2)。四年级“住,里仁为美”课程中,以《乡下人家》这篇文章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和舒适。对比城市生活中由于居住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以低碳、环保、节能为立足点来构想未来的房子并写作,帮助学生树立环保低碳的住房理念,并以文字结合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科知识没落下,主题学习同进行,实现“学习减负”。


3.跨学科,有序列


多门学科打破边界,多策并用,多管齐下,课程实施有条不紊,行云流水,源于先前的课程设计,都是基于学生认知特点,有先后有序列,实现“1+1>2”统整增值效果。


一年级,一个小小的头饰,贯穿“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全过程。美术老师首先登场,以第11课《果蔬变变》为切入点,认果蔬、画果蔬、变果蔬,制作了可爱的头饰。语文课堂上,果蔬头饰与生字词同时进入学生的视野。音乐课上,果蔬头饰与《不时不食》歌一起舞动。英语课上,与果蔬单词一起游戏,还有体育课上的“水果蹲”……一路酣畅淋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学生在这无形的跨界融合链中,快乐学习。


二、基于表现的评价


基于表现的评价,顾名思义就是由表现来进行评价,基于表现的评价不只注重学习结果,也注重学习过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表现的评价绝非教师“一言堂”,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与家长携手,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结束,课程组以基于表现的评价为指导,设计了孩子、家长、老师“三位多元”的课程评价。


1.教师、家长——学生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作为评价者的老师、家长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等进行评价。例如,五年级“养,四时有序”中,家长给予孩子的评价,就从认知度、兴趣度以及能力提升和行为习惯变化等着手,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对这种“做”,也就是对践行能力作出评价。基于表现的评价,重新回归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完整而真实的生活,重过程、重表现、重能力、重行动,它对“碳中和”项目化主题课程来说,如锦上添花。


2.学生——自我与教师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作为课程参与的主体,学生的评价不可或缺。“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中,学生参与评价,并成为评价的主体,他们开始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题、自我调整、自我提高,更加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受者(学生)的评价,也是对授者(教师)的课程实施最直观、最有价值的反馈。紧接着,课程组收集、整理、反思调查问卷,为来年的新一轮“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的螺旋式推进助力。


近一个月的“碳中和”主题项目化学习,学生置身于有情境感的现实生活中,他们探求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得到了激发,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与人合作、分享成果的能力越来越强,最后的成果汇报,如思维导图、低碳出行攻略、四季衣服统计图表、利用小棒做出屋顶模型等,都构思精巧,颇费脑力……这些,一定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随着“碳中和”课程的推进,学生感知到自己不再是教材与教参的传声筒,而是课程的设计者,价值感与幸福感油然而生。以前各学科都是单打独斗,如今发现毫无保留的分享就是一种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才是最大的智慧。


尽管每一位学生、教师与家长在“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中都得到了发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表现的评价”这“两条腿”迈出的步伐,也显得稳健欢快,但不能回避的是,“基于表现的评价”中给予教师的评价还不完善。主题项目化课程强调集体备课,实施教案由全年级教师共同参与设计,其成果体现着全年级教师集体智慧,很难客观评价教师的个体劳动,如何建立“跨学科”的教学评价方式,还是不小的挑战。“碳中和”主题项目化课程将在挑战中不断探索前行。“碳中和”课程组的教师们坚信——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