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8期 总第5604期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8期  下一期
口诀法———小学英语句型转换的金钥匙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刘爱云 发布日期:2018-05-15 16:21:39

一、小学英语句型转换现状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生语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考查基本句型的掌握和运用,句型转换题在试卷中频频出现,但是学生的得分率却普遍偏低,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点。


1.受汉语语言习惯和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熟悉英语句型结构,不知道各种句式和各种动词的区别,特别是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的句型结构,不同主语(三单,非三单)的句型结构,be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的用法区别等,都是难点。


2.英语句型转换解题技巧欠缺。英语句型转换中,有的题目很类似,但细节处又有所不同,如 My sister is a teacher. 和She is a teacher.改一般疑问句就有相同的规律。要提高句型转换的正确率,解决灵活多变的题目,有必要借助一定的解题策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并学会举一反三。


3.知识体系不够完整,系统操练不够。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语言知识,也缺乏系统的练习,句型转换题中常顾此失彼。因此应及时进行系统归类或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在句型转换中能轻松找准解题点。


二、口诀法在句型转换中的分类使用


笔者针对目前小学英语句型特点,把句子分成三类:be动词、情态动词、行为动词。根据各种句式特点,编造相应口诀,帮助学生系统认知,减轻记忆负担。


1.含be动词


肯定句改否定句时,在be动词后加not。肯定句改一般疑问句时,be动词往前调,其余部分均照抄,特殊词要改好(I-you,my-your,some-any),句末加问号。肯定句改特殊疑问句时,特殊疑问词先找,be动词往前调,其余部分均照抄,划线部分要去掉,特殊词要改好(I-you,my-your,some-any),句末加问号。


2.含情态动词


肯定句改否定句时,在情态动词can、would后加not。肯定句改一般疑问句时,情态动词往前调,其余部分均照抄,特殊词要改好(I-you,my-your,some-any),句末加问号。肯定句改特殊疑问句时,特殊疑问词先找,情态动词往前调,其余部分均照抄,划线部分要去掉,特殊词要改好(I-you,my-your,some-any),句末加问号。


3.含行为动词(不含情态动词)


肯定句改否定句时,在助动词do、does动词后加not(三单选择does,非三单选择do)。肯定句改一般疑问句时,助动词往前调,其余部分均照抄,特殊词要改好(I,we-you,my,our-your,some-any),句末加问号。肯定句改特殊疑问句时,特殊疑问词先找,助动词往前调,其余部分均照抄,划线部分要去掉,特殊词要改好(I,we-you,my,our-your,some-any),句末加问号。


三、口诀法在英语句型转换中的成效分析


笔者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的形式来研究教学成效,实验组采用口诀法学习,对照组不用口诀。
1.含be动词:系统学习前,实验组得分率80.4%,对照组得分率78.6%;系统学习后,实验组得分率94.6%,对照组得分率91.1%,主要失分原因:some、any的用法;I-we, my-your的替换;be动词丢失;等等。


2.含情态动词(can):系统学习前,实验组得分率76.8%,对照组得分率75%;系统学习后,实验组得分率92.9%,对照组得分率89.3%,主要失分原因:do、 can混用;I-we, my-your的替换;情态动词后缺行为动词。


3.含行为动词:系统学习前,实验组得分率71.4%,对照组得分率69.6%;系统学习后,实验组得分率85.7%,对照组得分率82.1%,主要失分原因:助动词do、does 混用;动词丢失;助动词与be动词、情态动词混用。


使用口诀法的学生进步比较快,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可见口诀法是一把金钥匙,能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系统归类,构建较完整的知识系统,对促进学生句型转换的学习是卓有成效的。今后笔者还将进一步探索口诀的创编技巧和运用情境,更好地展现其价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