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E教北京·技术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7期 总第5596期 2018年05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7期  下一期
区域可视化教育建设思路及问题解决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张 发布日期:2018-05-01 13:06:13

随着可视化教育综合应用平台项目的建设完成和投入使用,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下称“昌平区信息中心”)共有专业录播教室50间,网络视频会议系统113个点,基本覆盖全区教委直属中小学及幼儿园,为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专业、设施完备的活动场所。


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办公效率和全区教育行政管理水平,用于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既可以节约投资经费,又能够达到提高设备设施使用效率的目的。但实际上,自2017年投入使用后,除区教委的一些行政会议之外,教研活动基本没有利用上此系统,系统的使用效率非常低。


将区级互动教研平台与全区新建的50间录课教室进行互联,可以通过学校上传一些视频课件资源,并利用平台进行网络共享,也可以通过平台,以直播的方式进行教学教研、活动、会议、讲座、培训等。但实际情况是,50间录课教室除进行一些优质课的录制外,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区级平台只是起到一些资源收集及展示的作用。


一、区域可视化教育建设路径探析


利用互动教研平台,打破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壁垒,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与传递,教研分享与提升。区级互动教研平台与全区50间精品录课室进行互联,每一间录课室都可作为一个直播点,都可通过平台以直播方式进行各校间同步上课、讲座及培训等。通过多种途径的探索,目前昌平区信息中心在可视化教育建设与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开展互动教研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与改进,利用可视化平台开展互动教研的方式得到有效验证。


本学期,昌平区信息中心在天通苑学校通过平台直播两节观摩课,请区内部分教师及市教育学院培训班教师观看直播,课后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让市教育学院教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并与天通苑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对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本次尝试很好地解决了教师的时间与空间问题,打通了不同时间与空间的交流壁垒。所以,通过网络教研可以将不同区域的教师通过系统紧密连接在一起,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师自身水平。


2.进行网络直播


这学期通过互动教研平台,昌平区信息中心与中学教研室、学前教研室、师训及部分学校合作,对一些专家讲座、教师培训及学校活动进行了直播,解决教师参与活动路程的安全问题及时间问题,也为学校进行宣传及展示做更好的推广。其中,完成全区中小学校园影视骨干培训。此次培训通过线下课堂和网络直播同时进行,解决了教师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现场活动的问题,提升了师生异步时空教与学活动的参与率。


3.分类视频资源


区级互动教研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已上传18个教研活动专题,总计231课时,收集2000多个视频资源。平台视频课件资源可分类管理,通过平台进行网络共享;学校自有资源可通过平台进行共享,通过专题课、专题活动、微课等专栏形式分类展示不同内容课件。教师及学生都可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其中与中学教研室合作,进行英语教学成果展示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在平台建立专题活动,上传资源共计521个,全区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进行网络评比,参与人次超过10万,解决了可用资源与优质资源建设难题。


二、区域可视化教育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


1.提升视频会议系统利用率


这学期,昌平区信息中心对视频会议系统的音频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对话过程中的噪音问题,计划下学期与教研部门合作,寻找部分学科进行小范围内基于网络的交互式教研活动试验,尝试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减少教研员及学校教师路程时间及安全问题,解决学校组织活动的场地问题,以便更好地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服务于教育教学。


2.改进互动教研平台适配性功能


互动教研平台最初的设计只是针对视频资源收集及点播,更多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其中,最初设计的直播只是在城域网内,满足200点左右观看,外网访问受制于带宽及服务器负载。例如,十五中南口学校举办Pad互动教学研讨会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4000多人,昌平区现有设备根本承接不了,所以举行大型活动需购买云服务才能保证。


另外,中学教研室通过平台进行两次活动需定制开发,现阶段只能让平台搭建公司进行小范围修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当前学校及教师需求越来越高,现有平台不能更好地满足发展需要,所以下学期将和教研部门合作,对平台提出改进意见,进行合理升级。


3.融合视频会议系统与互动教研平台


昌平区结合两个系统完成了一次网络教研活动,效果很好。通过互动平台进行课堂及活动直播,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音视频交流,让两个系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此次实践证明,昌平区目前可视化教育实践探索成果能够基本满足区域范围内教研及教学活动,昌平区信息中心将进一步与学校及教研部门合作,对区域内系统进行推广工作,引导教研员及学校使用已经通过初步验证的可视化教育综合应用平台,尝试在更大范围内服务全区基层学校的教学活动与教育管理活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