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想学的氛围,使枯燥的学习变成一个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从而达到“乐中求知”“寓教于乐”的目的。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加涅把各种教学媒体的应用看成是学习情景中刺激学习者的组成部分,即教与学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创设情境,以景激情;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巩固练习,自主提升。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聚“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教师也就掌握了教学的第一把钥匙。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而引起的,所以,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先播放一段录像,即动物王国举行数学比赛的镜头,小狗、小狐狸、小兔子都高高兴兴地去参加了,大象爷爷出了这样一道题:比较1.5、1.500……00(80个0)、1.500……00(100个0)这三个数的大小,小狗认为第三个数最大,小兔子认为第一个数最大,而小狐狸认为一样大……那么,到底谁大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完今天的内容“小数的性质”后,你们一定会明白的。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一股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油然而升。
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多媒体课件可以演示图形的变化,模拟实验的过程和思考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把无形的知识化为有形直观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图像变化,使学生将已有经验与概念进行联想组合,建立起抽象思维的观念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三、巩固练习,自主提升
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绘图和重复讲解而浪费时间,使学生课上练习少,课外作业负担重。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节约了授课时间,加大了练习容量,并因其反应快速的特点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强化。多媒体教学不仅提供了教学的新思路,而且以媒体应用于教学,既使知识信息传递更迅速,又可以有效调控教学。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仅大大节省了授课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这就需要每个教师在提高多媒体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好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同时,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