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教安徽·微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6期 总第5589期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6期  下一期
网络教研特色显 兴小教苑奇葩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兴华苑小学 苗峰 发布日期:2018-04-17 10:46:45

网络教研,像一条绸带,在教育战线上编织着五彩的花环,像一处风景,成为教师们的向往之地;又似一首乐曲,让教师们尽享无穷的乐趣……

 

一、集体备课同进步

 

集体备课一直是学校教研组坚持不懈的一项工作,从上学期起,在原有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以兴小教研博客群组为平台,推行网上集体备课制度。语文、数学、英语及综合四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又分为中高两个协作组,每个小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电子集体备课,即每月确定一名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把教案上传至教研博客,组内其他教师要根据其教学设计进行点评回复,主备教师充分吸纳其他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并形成最后的定稿,供学科组教师共同使用。电子备课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研讨的广阔空间,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互评反思促提升

 

互评反思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评优课、研究课等课堂教学课例,分“上传教案到听后点评到认真反思再到总结提升”四个环节。学校一位数学教师在合肥市开展“寻找好课”系列活动时,把她执教的《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上传到博客中,广泛征求意见。教师间彼此交流、鼓励、探讨、碰撞。是那样直接、真诚而不设防。这位教师吸取大家精华,多次修正教学设计,在进行反复磨课,最终获得合肥市数学优质课二等奖的好成绩。

 

另一位语文教师在将执教的《最后的姿势》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上传到教育博客后,得到了网上众多专家的点评。在网上研讨中,她写了《对文本解读的思考》《“以教带学”和“以教代学”》等教学反思性文章,对执教《最后的姿势》一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度教学反思。一石激起千层浪,撰写的教学反思,引起了团队成员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定位、文本主题的解读方法等进行激烈争鸣。

 

三、问题求助解困惑

 

问题求助主要是在QQ群组中完成,大家平时在教育教学上遇到不会的或不明白的问题,想及时得到解决,便可随手敲几个字在QQ群中,很快就会得到多方的回应和帮助。一次,一位青年教师要进行班队会展演,因为以前没有组织这样的活动,感到非常茫然。她通过QQ群向大家请教,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这位青年教师有了思路,在学校主题班队会展示上,她设计的主题班队会收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四、专题讨论效果实

 

每月的第一周,各个教研组都会分别指定一名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抛出一个教育教学的困惑小问题,本组内教师在本月必须积极参与回复交流,其他组员也鼓励参与,本学期共抛出45个讨论话题,回复达416人次,交流字数达68670字。我们把此项活动与教师远程培训活动有机结合,有价值或讨论未果的,进行网上转载,在更广的区域内交流探讨,甚至邀请专家引领,继续研究,直至大家满意。

 

五、观摩诊断找不足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观看于永正、黄爱华、张齐华等名家大师的优质课或讲座,学习名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博众家之长为我们所用。教研组还将教研评课进行回放,进行微格教学,发现问题,寻找不足,形成诊断意见,及时修正完善。

 

六、资源展示享精彩

 

教师把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上传校园网,便于教师学习交流。另外,教师还在博客中转载和推荐好文章等。大家共同分享丰实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语文组自去年就尝试了学生优秀作文资源共享,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佳作,及时以电子稿形式上传到博客中和学校网站学生作品专栏,校领导专门为作文选撰写卷首语,师生和家长共同分享精彩。

 

七、自我研修提素养

 

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开展了“同读一本书,共享读书乐”活动。各教研组在征求本组内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语文组集体读《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数学组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英语组和综合组读的是《给教室的建议》,教研组长分别网上订购,人手一册。每周规定至少读的页数,每周教研组活动抽签2位教师参加现场交流,每月每位教师至少上传一篇读书心得,月末每组各确定一名教师在全校教师大会交流。

 

通过一学年的网络教研,我校多位教师在省、市级电教作品评优、优质课竞赛中获奖;两位教师荣获合肥市学科带头人称号。成绩已属过去,面对未来,我们将继续扎实开展好网络教研,创新教研形式,力求实效,再创佳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