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北京·智慧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6期 总第5589期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6期  下一期
没有围墙的教室 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应用VR技术支持英语学科教学侧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永健 佟燕文 发布日期:2018-04-17 16:33:02

2017年底,和平里第九小学英语学科教师刘梦云与北京格如灵公司技术团队共同开发了“我爱旅行”主题VR课程。

 

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从Morton Heilig于1957年发明Sensorama算起,已经经历了60年的发展。其间,软硬件技术不断提升,成本造价不断下降,终于在2016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以至于2016年被称为VR元年。VR技术具有激发动机、增强体验、实景沉浸的天然优势,在教育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一直十分重视新媒体新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从2012年起就率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平板电脑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研究,在新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方面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因此,2016年,学校紧跟VR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教师培训入手,选派干部教师参加区级VR课堂应用培训,带领学科组到展会体验多种类型的VR设备,引进专业培训团队到校开展VR技术体验培训,与有关公司合作进行基于学科教材的VR资源开发和教学案例设计。
 

2017年底,和平里第九小学英语学科教师刘梦云与北京格如灵公司技术团队共同开发了“我爱旅行”主题VR课程。该课程在东城区英语学科教研活动中进行了区级展示,在全区英语学科教师中引起很大反响,获得了学科专家的高度评价。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北京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24课,主题是“去成都旅行”,知识的重点是学生能够用英文表达“我要去哪儿”“我如何去”“我和谁去”“我玩什么”“我看什么”“我吃什么”。
 

英语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以对话促进语言发展,而对话必须基于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所以创设活动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把学生引入到一个适当的情境中,让其身临其境地学习用英语交流互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表达观点。在这方面,VR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教师在40分钟的教学中设计了两次VR应用环节。
 

第一次,学生戴上VR眼镜,进入的是一家旅行社的场景。“客户经理”亲切地跟学生打招呼,请学生入座,询问学生喝柠檬水还是橙汁,根据学生的互动反馈递上相应的饮料。然后询问学生想去哪里旅游,并通过一幅立体的地图介绍了成都、拉萨、伦敦、纽约四条旅行线路。学生可以在VR场景中点选一两个目的地,进入相应城市的沉浸式场景,了解旅行线路的简介。这个体验过程不超过三分钟,却快速实现了情境代入,将教室变成了旅行社,将学生的身份转变成了到旅行社咨询产品的顾客,学生十分顺畅地完成了在这个商务情境下的对话。


第二次,学生戴上VR眼镜,是在选择了自己的旅行线路之后。他们各自沉浸到四个不同目的地的虚拟场景中,全景式地深度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文化、风味美食。全班学生分四条旅行线路,身临其境地到成都、拉萨、伦敦、纽约,展开一次跨越时间、空间,说走就走的旅行。当“旅程”结束,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急于向老师和同学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语言输出顺畅,内容丰富,气氛积极、热烈。
 

VR技术带来的丰富的视听资源和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的输出。他们说得更流畅,表达的内容更生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令在场的教研员、教师们感到惊奇。


目前,VR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资源相对不足、开发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这是任何一种新型教育技术在推广初期都会遇到的问题。但这项技术所带来的突破时空限制的沉浸式体验、较强的交互性,能带领教师、学生突破围墙的局限,带给课堂教学无限的想象空间,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