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E教湖南·E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5期 总第5582期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5期  下一期
《三维创意花瓶设计》教学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益阳市安化县长塘镇克明学校 姚林翼 发布日期:2018-04-03 15:07:2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校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学三维设计,做3D达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小项目。本课是基于项目学习的方式,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培养五年级学生学习3D One软件建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三维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探索精神的综合实践课程。


学情分析


本项目的研究主体是五年级学生。我校五年级学生在下学期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且因为是农村学校,很多学生基础薄弱。通过五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只初步掌握了文字输入与画图软件操作。为了开展教学实验,五年级很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晚餐后的机房开放时间(寄宿制),自愿参加了3D One三维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掌握了实体和草图的一些基本应用,具体学习了西红柿、胡萝卜、南瓜和苹果的制作。本课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制作个性化的花瓶,需要一些铺垫来帮助学生自学、探究与激发创意,如提供用于课内翻转教学的教学微课视频和各种花瓶制作的半成品草图等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草图绘制(直线、曲线绘制)知识与技能;学习草图编辑(点击修剪)知识与技能;学习旋转命令的使用;学习抽壳命令的使用;学会通过封闭平面绕轴线旋转制作三维实体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模拟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课内翻转教学的方法,利用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培养数字化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与评价,培养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3D One设计创意花瓶,培养学生对3D打印制作的兴趣。
2.通过学习设计创意花瓶,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设计—评比—改善的循环升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认识。
4.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3D花瓶外形的创意设计。
教学难点:草图绘制与编辑。


课前准备


计算机教学广播系统、3D One素材(半成品)、图片素材、实物材料(道具)、3D打印样品、小组学习卡、微课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导入项目


班上正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窗刊、班刊都弄好了,通过大家的努力,教室被装扮得非常漂亮。有人觉得要是在讲台上放个花瓶就好了,现在桂花开得正好,每天给老师插上一枝桂花肯定能让老师开心。怎么弄个既好看又有创意的花瓶呢?


      生1:去超市买一个?太远!
      生2:网购一个?太慢!怎么办?
      师:能不能自己做一个。(暗示3D打印,可以展示一个3D打印的物品)
      师:对,可以3D打印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


【设计意图】1.激趣导入;2.解决生活实际问题;3.把握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和需求驱动。


二、体验感知,初步分析


      师:在研究3D设计前,我们看一看实物吧。(展示陶瓷花瓶实物)
      师:想知道陶泥制作花瓶的过程吗?(播放视频《制作陶泥花瓶》)
      师生对话:略。(关注“旋转”“中心”“轴”等关键词)


【设计意图】1.直观感受花瓶的制作过程;2.发现“旋转”的秘密。


三、分析项目,搭桥铺路


1.探究学习

师:需要什么技能?(引导表述) 
生:(归纳旧知) (1)草图:直线,曲线;(2)草图编辑:修剪、圆角。
师:(补充新知)(3)旋转;(4)抽壳。(可先不讲,等待发现问题,需要时补充)

 

2.动手尝试
教师示范,请学生完成半成品。教师可提醒关键点,或在评价时指出一些注意点,但尽量少讲。


【设计意图】1.做好铺垫,复习旧知,降低难度;2.介绍新知;3.简单示范;4.学生体验,获得成就感。


四、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1.学生学习微课。
2.动手尝试。
3.生生、师生根据情况进行交流。
4.教师巡视,为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指导。


【设计意图】1.培养数字化自主学习能力;2.鼓励大胆实践;3.合作交流;4.体验尝试,从问题中学习。


五、合作交流,完善改进,基础评估


1.下发小组学习卡(含指导与反馈表单),学生间协作检查,互助学习。
2.小组长登记小组学习情况反馈。


【设计意图】1.制作步骤规范;2.表格学业情况查检,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


六、创意与扩展


更好的创意:角度、高矮、形状等方面。(也许有学生发现用这个方法可以绕轴线画出饮料瓶、螺丝刀、葫芦丝、水杯等)


教师在巡视中个别点拨。


【设计意图】激发创新,点燃创意。


七、分享设计,评价总结,预留悬念


1.展示学生的作品。  
2.自评、互评、师评。
3.展示社区老师的作品(作品搜索)。
4.留作业:自主学习社区课程资源,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更美观,更有创意。


【设计意图】1.发挥评价的激励效果;2.培养信息化学习意识;3.留白,指引扩展空间。


八、参与社区活动


自由学习、交流,将作品上传至社区展示、分享。


【设计意图】1.培养社会责任,网络礼仪;2.基于网络的作业,利于后期的大数据评价。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在五年级两个班进行了教学实验,情况不是很乐观,出现的问题比较多,部分学生不能达成预期目标。


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基本功不扎实,前期学过的草图绘制技能不熟练。导致基本功不扎实、不熟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信息技术底子薄、差距大,这与家中是否拥有计算机,是否有年轻家长引导有关;2.大班教学学生众多,问题比较多,教师指导无法到位;3.学校没有固定的课程与课时保证足够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学生与教师都是课余时间凭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动力不足,随意性大,系统性不强。


社团活动做得成功,不代表大班教学也能顺利推广。相对于三维设计兴趣小组的课外活动教学,大班普及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有学校固定课程与课时的保证。尽管农村学校跨越式地开展创客教育普及教学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基于设计的三维设计活动和基于图形化的程序设计活动,无疑是缺师资、少设备的农村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普及教学的较好的途径和内容之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