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安徽·微应用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5期 总第5582期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5期  下一期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交互性、开放式的写作教学新模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铜陵市北京路小学 崔小勇 发布日期:2018-04-03 13:57:41

传统的写作教学,作文素材资源缺乏,教学模式固定,评价方式单一,导致了学生写作热情不高,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表达,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写作教学课堂效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局面。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借用信息技术这块“磐石”去攻克写作教学这块“美玉”,从而形成交互性、开放式的写作教学新模式。


一、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想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在网络环境下,新媒介载体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不同写作形式的选择,而它提供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以及演示的自然生活场景,更是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达欲望。


新媒介载体,开创个性化写作。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采用的是键盘和网络信息技术,这种新的媒介载体使得学生在写作前可自主开展网络信息收集以及写作方法自学等活动;在写作时可及时、方便地进行文稿修改;写完后可编辑字体、插入图片、配上音乐,以个性化的多媒体文档呈现作品。为激励学生及时记录生活事件和感悟,我建立了班级QQ群,鼓励学生开通自己的博客空间,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习作水平。


新训练形式,呈现多样性写作。网络信息容量大,紧跟时代脉搏,一些热点问题更是备受关注,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常利用网络信息进行习作训练。如:结合“新浪网”“腾讯网”等大型网站报道的信息开展习作训练。


运用音像素材进行习作训练。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选取几种音响,把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时,针对习作要求,我从网络上下载了知了的叫声、青蛙的叫声、孩子嬉戏的笑声、炸雷声、大风声、暴雨声,又跑到乡村录制了公鸡打鸣声、狗的喘气声……之后,把这些声音插入到PPT课件,按照预定的顺序循环播放。学生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奇妙的想象世界,写起来就非常轻松了。


二、丰富写作素材,优化教学方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不仅改变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曾讲过:“作文这件事情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而小学生生活范围比较狭小,生活阅历实践少,写作文时常感到没什么可写。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场景直接搬进课堂,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和共鸣,使他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当学生有了一定感受后,教师再通过网络系统提供的交流互动环境,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习作。


如:在指导写观察日记时,课前我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录制下来。随后,我把学生们录制的视频资料分成“人物、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几大类存放在班级网页“百味生活”习作素材库里。上课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由于视频都是学生们自己录制、编辑的,画面中出现的事物又是大家彼此熟悉的,所以学生们兴致很高,效果也很好。有的学生从其他同学的视频里了解到了观察对象的新信息,丰富了对观察对象的认识;有的则是在观看过相关资料后,通过“留言簿”开展了自由讨论。这样的形式,不仅会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们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掌握观察及写作的方法。


借助特殊功能,优化教学方式。传统的习作教学都是教师直接向学生口头传授写作方法,学生虽能把这些方法熟记于心,可是轮到写的时候又不知怎么运用。究其原因,就是方法指导过于笼统抽象,没有针对性。这时,信息技术的一些特殊功能,就可以让方法指导这一过程更细微、更直观、更生动。


如:在指导《记一次运动会》的写作时,我先将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及当时运动会赛场上的整体情况录制下来,并发动校园小记者把当时拍摄到的比赛照片收集起来。上课伊始,我播放录像,先用慢镜头请大家整体观察赛场周围环境,包括赛场布置、观众席各班级啦啦队、服务队、报道组准备情况。接着出示100米短跑比赛的照片,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个运动员,再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放大镜功能聚焦到本班队员身上,请大家仔细观察、想象运动员的每个动作、表情,利用白板的分页功能,展示其他班级队员的照片进行比较观察,从而体会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内心想法。随后,我又节选了运动会上投掷、跳远、跳高等项目的精彩视频片段反复播放,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整个比赛全过程的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品味运动会的激情与精彩。用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点面结合的写法指导,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三、搭建交流平台,构建多元评价


传统作文评改方式耗时长、收效微,经常是教师总批需要忙上一个星期,学生们则是看看得分,望望评语,之后就随手丢到一边。如今,《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作文的交流与评改,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等目标要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多方交流平台,为构建多元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建立家长评价平台。教育学生需要家校配合,作文教学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如:利用网络的优势,我定期会上传一些学生的习作到班级QQ群里,请家长阅读、评价学生的习作,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于一些写作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我总是把他们的习作初稿以及修改稿同时上传,让家长看到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被欣赏、被表扬的快乐。家长也可以把学生平时的日记、小练笔及时上传,请群里的家长评价。这种形式可以将作文教学从课内辐射到课外,搭建了与家长交流的平台,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


建立同伴评价平台。传统的作文评讲课,是教师读几篇经典习作,说说议议习作的优缺点。但往往由于大部分学生事先没有参与评改过程,对其他同学的作文不熟悉,所以这样的交流讨论效果并不好。在信息技术下的作文评改课,学生可通过校园网自由选择任何一位同学的习作进行阅读,再通过“回复栏”对文章进行点评。并且有一个共性话题评改小组。这样,学生不光可以随时查看其他同学的点评,而被点评的学生也可及时整合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利用校园网点评,是基于人机交互的一种无声交流,同一时间可以多点互动交流且相互不影响。这样的评改,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极有帮助。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丰富的网络资源便于学生积累素材,新媒介载体的运用拓展了写作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构建了交互式、开放式的写作教学新模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