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E教河南·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4期 总第5574期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4期  下一期
浅谈计算机网络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南阳市西峡县电教中心 杨文涛 发布日期:2018-03-20 09:34:37

随着现代课改进一步深入,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适应新教材要求,西峡县经过探索,最终找到适合当地教育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三疑三探”(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教学模式。在新教学方法下,结合教学实际,我发现,在利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同时,如果适当地借助电脑和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增强认知。其优点主要如下。


一、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学生有兴趣学习才能全神贯注。


一般说来,在设疑自探环节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老师照本宣科没什么新意,显得单调无味,想吸引学生眼球就更无从谈起。研究表明,我们对任何事物的感知,获得最多最深刻的信息大都通过视觉采集而来,如果借助于电脑,利用flash软件制作出动画问题场景,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视觉上刺激学生的感观,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避免了教条式说教,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趣,更轻松,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牢固。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以把生活场景课堂化


与生活接轨,在现代教材改革中特别是新教材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许多问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教学要与生活密切相连。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再加上地域性限制,我们不可能深入到生活中去讲课,更不可能把课堂搬到社会中,怎么办?单靠老师讲解或者拿几张图片来展示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如果借用计算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教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数据分析》时,先播放一家超市的经理和员工关于上周矿泉水销售情况的对话,在播放时以特写形式呈现上周矿泉水销售情况统计表,然后提出问题:1.如何用图表的形式将上周矿泉水销售情况清晰地表示出来?2.如果你是经理,下周打算怎样进货?让大家在课堂上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少了空洞说教,丰富了“社会生活”。下课后,我发现大家还意犹未尽,仍在讨论超市老板下周应当怎样进货。我想如果每堂课都这样上,能让学生在课后还积极主动地去探讨,抛开别的不说,至少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节省教师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在“三疑三探”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用Power Point展示,不用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书写,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时间。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时,只需要通过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刚才所学的知识点,如果哪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点一下鼠标就能链接到对应的知识点,再进行温习。另外,还可以通过电脑出示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然后通过计算机出示的正确结果来对照自己的答案,发现错误,找出不足,及时纠正。


四、借助网络资源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设疑


利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我认为主要是把“疑”设好。“疑”设得太难,偏离教材主题,学生无法吃透,何谈教学成功?“疑”太容易,就没有探究价值。如何把握好这一点呢?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另外,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库,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开放的空间查到我们想要的,比如可以在百度或Google里搜索优秀课件或教案,学习借鉴好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教育论坛上发帖,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优秀教师进行指导。有一次,在教小学数学《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时,我觉得这个知识点很容易,可面对学生去讲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根本听不懂。如何才能让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如何去设这个疑?我一筹莫展。情急之下,我在网上发了一个帖,没想到很快就有人回复了,让我加入一个教师交流群,我加入之后发现里面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有北京的、上海的、广东的……在教师交流群里,我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也经常在教师交流群里向别人请教,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


五、计算机网络可以丰富教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有数亿台计算机通过Internet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和资料库,为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们提供巨大的、不断增长的、随时更新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传递以及交流信息。21世纪是信息社会,是信息的时代,谁能及时掌握最新、最多的信息,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人们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购物、求医……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共享的资源库,找到我们需要的教学资源和信息。


如今,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计算机并借助网络势在必行,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课堂实际,灵活运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