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E教吉林·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4期 总第5574期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4期  下一期
高扬风帆向未来——辽源市西安区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辽源市西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晓锋 发布日期:2018-03-20 08:26:1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度重视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经济支持。辽源市西安区各级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高度关注,对西安区的教育发展加强了宏观指导,增加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快了西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进程。


分层推进,步步为营


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作支撑。辽源市西安区在国家政策和西安区政府的支持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西安区现有六所普通小学和一所乒乓球学校,西安区首先对其中三所电化教育示范校的微机室进行了改造升级,在每个班级安装电子白板,之后再在区域内其他学校同歩推进,最后达成全区学校所有设备的更新升级,逐步实现了班班通。目前,西安区内各学校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开通学校空间、教师空间、家长空间共500多个,初步完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完成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为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和推进奠定了基础。


夯实基础,扩展应用


一方面,在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完成以后,存在着“怎样开发设备的功能”“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等问题。另一方面,面对崭新的设备,教师方面存在着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西安区电教部门指导做了如下工作。


抓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首先,西安区电教部门组织各学校的校长及电教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班。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提高电教队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促进西安区电教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深入学习了解和指导电教工作的同时,注重解决电教人员的困难并且指导他们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学校设备的管理、维护和应用能力。最后,针对电子白板的应用方法做全员培训并拟定了参训人员的考核标准,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验收。通过培训,教师基本掌握了电子白板的应用技巧,较好地开发了电子白板的功能并且能够较好地与学科融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


抓应用,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程度。在经历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阶段后,西安区电教部门积极引导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一是每年设计评优课活动,逐校进行听课。几年来,西安区以创新评优课的形式,和龙山区共同组织评优课活动,增加区域之间的交流,扩大学习及经验交流的范围。二是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定期选择信息技术应用优秀课例进行观摩。组织相关学科教师现场听课,进行研讨,面对面交流,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提高了应用的目的性、科学性,更好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抓竞赛,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应用能力。吉林省电化教育馆、辽源市电教馆每年都会组织各方面的竞赛活动,西安区每年都认真对待,仔细地研究方案,准确地把握精神,并制订西安区计划,积极组织各学校参加竞赛。西安区不仅参加了“吉林省公共资源平台空间资源”评比活动、“吉林省课件大赛”、“吉林省论文大赛”,还参加了“中国梦——行动有我”“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教育部学科德育精品课大赛”等活动,每年参加“全国一师一课展示”活动。通过竞赛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及应用水平。


抓科研,探索规律,引导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的科学发展。科研课题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力,西安区在每个五年计划期间,都非常重视带领电教示范校认真地结合学校实际选择科研课题,帮助学校拟订研究方案,制订研究计划,督促落实课题,认真执行研究计划;指导搜集研究资料、分析现象、剖析问题、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每所示范校都承担了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特别是区实验小学“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级、省级电教科研课题八项,而且都取得了极好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研究成果引导了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发展。


在辖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西安区开启了教育信息化的大门。展望未来,西安区将高扬风帆,借教育信息化的东风,创建一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打造一流的信息化教师队伍,努力为社会培养极具信息素养的一流人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