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E教吉林·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3期 总第5565期 2018年03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3期  下一期
顺应需求 立足应用 科学推进——通榆县深入探索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创新应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榆县教育局:刁恩波 王亚坤 发布日期:2018-03-06 13:53:30

通榆县教育局自2014年开始调研、论证、规划“通榆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作,2015年开始搭建,2016年正式开通使用。在三年时间内,实现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从无到有、从积极探索到创新应用的转变。

 

领导重视 机构健全


通榆县政府教育分管领导对全县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极为关注,为此,通榆县教育局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局分管领导对口统筹并负责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同时,成立了通榆县教育信息中心(信息办),专门协助行政职能部门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
顺应需求 搭建平台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榆县教育局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在教育论坛上共享个人先进事迹,开展信息化典型案例巡讲及名师组团宣讲等活动。基于以上实践活动,县教育局顺应县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结合国家、省、市对县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专项督导要求,通榆县教育局2014年开始搭建“通榆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并于2016年正式开通使用。


扎实推进 深入应用


“云平台”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定制功能,立足应用。“云平台”的搭建完全根据通榆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立足应用功能菜单式定制而成,共开通12个业务系统,即统一用户认证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网站集群管理系统、教育电子政务云平台、教育综合业务考评系统、教师绩效考评系统、视频互动教研管理系统、网络集群备课系统、教育“海洋之星”AI题库平台、资源中心、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系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系统。这12个系统做到了信息互通互联。“云平台”聚合了国家、省级十几个管理系统,尤其是与通榆县教育信息网、政务网、管理平台、资源平台之间,信息可互换、互调,规避了各个平台间“信息孤岛”现象。


定岗分工,开展培训。为使通榆县教育工作者能够熟练应用“云平台”的功能,县教育局根据岗位分工,将参培人员分七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扫除了“云平台”应用过程中的操作障碍。


试点应用,分层推进。在学校自主申报基础上,确定了各个系统应用的试点校并启动了“通榆县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应用试点校送培到校工程”。对试点单位的后续工作进行跟进指导,极大地加快了探索应用的步伐。在及时总结做法的同时,通过网站集群管理系统,大力宣传试点经验,最大化地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试点探索为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云平台”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活动引路,科学有法。为使基层学校在“云平台”应用中有具体的抓手,县教育局确立了以活动引路的策略。首先,组织申报了教育信息化专项科研课题,教育局层面立项了三个省级课题,每所学校至少申报一项课题,各级信息办成员人人均有子课题,实现以科研引领工作的目标。其次,组织开展了通榆县第一届教育云平台“人人通”大赛,充分发挥“人人通”在开展教研、教学指导、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最后,开展了通榆县校园优秀门户网站评选活动,制订了《2017年度通榆县校园优秀门户网站评选实施方案及评估指标体系》,通榆县各级各类学校全员参加,择优表彰、奖励校园优秀网站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大赛结果纳入年末教育信息化督导检查成绩中。


总结提炼 成绩斐然


一是提炼成果,编辑电子简报。2011年开始制作、发布网络版《通榆县教师网络研修电子简报》,每年度四期。二是参与教育部及省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活动,成绩突出。在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评选中,通榆县连续取得好成绩,并在表彰大会上介绍经验。通榆县还被评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在全国第十五届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论坛上,通榆县就“人人通”工作作了专题汇报。


如今通榆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以应用需求反推建设,更加“接地气”。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对通榆县整体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