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3期 总第5565期 2018年03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3期  下一期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绿洲小学 易灿 发布日期:2018-03-06 15:37:05

本学期我接手六年级的品德课程,在教学“我也能创造”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金点子”计划表。在填写表格之前我问学生:生活、学习中,你发现或感受到有些东西用起来有不顺手、不方便或者不满意的地方吗?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呢?


问题抛出后,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茫然,大多数学生直摇头说“没有”,有个别学生的回答一听就知道是课外阅读的结果,与自己实际的生活学习没有丝毫关系。


为什么现在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缺乏问题意识;2.缺乏创造的线索;3.缺乏生活的体验。


一、培养问题意识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创造,从问题开始,发明创造千千万,起点都是疑问。曾经听过一节低年级青年教师的语文课,教师在教学“花”字的偏旁草字头时说:“这个偏旁的字大多与‘草’有关系。”这时,一位可爱的小男孩立刻站起来问:“老师,那我的‘黄’字也与‘草’有关系吗?”这位青年教师可能根本没有料到课堂上会出现如此状况,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男孩只好非常失望地坐下。我悄悄地留意了一下,该节课的剩余时间里,男孩选择了沉默,也许他还一直在思考其中的缘由。


其实这种案例在我们的课堂上屡见不鲜,很早就有人发现了一种课堂现象: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在课堂上喜欢插嘴、喜欢问,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堂上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甚至居然出现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后,无一人举手回答的局面。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当学生提出一些不平凡的意见和问题时,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赞美,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即使一时不能给予准确答案,教师也应该采用激励赞美的语言和严谨科学的态度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慢慢对周围的事物变得麻木,丧失了探索研究创造的动力和兴趣。


二、提供创造线索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有时候在实施创造性的问答或活动时,学生因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很可能出现沉默的局面。教师在这一刻不能责备和埋怨学生,而应该适时提供一些线索和指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认识水”一课时,出示了一幅气泡图,要学生说出水的属性。学生一开始弄不明白,老师就举了一个例子:水是可以流动的。学生马上就能举一反三,联想到水透明、无色、无味、会变等特性。


其实在很多时候,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常会遭遇到挫折、困难,使得学习动机与兴趣降低,因此,教师就必须以“助产士”的角色,提供一些线索,适度辅导学生去探讨问题的关键,创造一些新观点或新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增加实践能力


创造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动手。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除了学校课程,课余大部分时间还要奔波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之间,属于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加之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除了读书、学习外,家务事几乎不让孩子挨边,更别说让他们走出家门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室外劳动了。没有动手,何来创造?创造绝非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就能实现的。鲁班在实践中发明了锯子、刨子、墨斗;瓦特在烧开水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试问,哪一位发明家、科学家不是在动手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动手中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发明创造的?


所以,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每一个学校,每一位老师、家长,都要转变观念,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走入自然,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眼、耳、脑、手各个器官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培养。


创造不是一种技能,也难以通过灌输获得,创造是学生主体潜能的体现。因此,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在惊叹诸如鲁班、爱迪生、瓦特等人伟大创造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做个有心人,每个人都能创造,每个人都有创造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真正谈得上是成功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真正走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尽早实现“中国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