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市树勋小学是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教育科研实验校,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学校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成果显著,通过顶层设计、系统化实施,使学校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这两年,长春市树勋小学组织全员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一师一优课”活动使学校逐步探索出具有树勋特色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及名师培养模式,也形成了树勋小学独有的品牌教育体系,使学校成为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顶级示范学校。
推优课
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学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召开上传优课动员会,动员全校教师认真对待优课比赛。信息技术教师给全校教师注册了账号,并设置了密码,将上传资源的方法制作成PPT课件供教师学习,使全校教师都能学会资源上传的方法,为上传课程扫清了障碍。
优中选优推选优课。学校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大赛”活动,聘请区教研员作为评委,进行评比,涌现出了一批教学设计新颖、课堂教学生态的课程,这些课将作为学校的推优课,进行再次打磨。
集思广益打磨优课。学校请来大学区内各校主抓教学的校长、区相关学科教研员、东师信息技术专业专家组成学科中心组,对推优教师的拟推优课进行二次备课,设计出精品教案,将众人的思想精髓注入到每一节推优课中。经过集思广益,教师将这些思路整理成新的教案,再进行完整、详尽的说课。之后,教师将最终稿的教学设计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最终录制。
专家指导上传优课。学校请学科中心组的专家与教师一同进行课堂实录的最终审核,形成最终的优课视频。推优教师将课堂实录、说课、课后反思、微课资源、教学设计、课件、音视频资源等内容上传到教师研修平台,并积极参与晒课。学校根据“一师一优课”评审结果,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
培名师
通过参与“一师一优课”活动,树勋小学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名师团队培养模式,即名师引领—高研培训—草根学习—开放讲学—联盟交流。在这一模式培养下,学校教师迅速成长,由这些教师组成的“名师讲学团”成为国家、省市区开展教师培训的中坚力量,学校被业界公认为培养名师的摇篮。
变课堂
通过把“一师一优课”活动与信息教育课题相结合,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呈现出常态化发展趋势。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学校逐渐形成了具有树勋特色的五种个性化学习模式。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学校教师向学生提供能够利用电子白板的教学软件、课件、学习资源,学生通过电子白板主动参与,通过自主选择、积极互动、生生互补的方式,既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基于学科教学平台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学校利用学科教学平台中参数化、可探究的多种教学元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开展协作学习。
基于移动端Wi-Fi环境下的“一对一多元互动式学习”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其主要学习手段,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协作学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参与性。树勋小学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最初的网络教室进行的学科教与学,逐步过渡到现在“智慧课堂”理念下的基于移动端Wi-Fi环境下的“一对一多元互动式学习”模式。
基于云技术环境下的“翻转式课堂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结构的彻底颠覆,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树勋小学教师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的尝试,利用云教育平台,把课前制作的微视频、微资源、微测试放到学习空间里,并提供给学生任务单来完成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学后通过云教育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在课堂上则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解决学生未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异地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模式。跨地域的交流能力及文化学习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学校异地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南北方学生间的文化交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造了南北远程同步互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创名校
树勋小学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结合“数字化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题研究,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了具有树勋特色的品牌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如来神掌”和“信科+”特色课程体系。如今,这两个教育信息化的品牌已经走出吉林省,被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