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E教江苏·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1期 总第5534期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1期  下一期
“法”在心 “治”在行——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依法治校工作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 吴红兵 发布日期:2017-12-26 16:13:57


近年来,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师生员工的法治观念,让“法”进入每个师生的心中。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时刻谨记“责任在心,担当在行”的校训,努力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建立法治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成员的普法、执法领导组,健全了组织机构。将机构图张贴在每个办公室,让每一位教职工明确,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促进了行政执行力的提升。


法治意识的强化,少不了制度的建设。几年来,学校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岗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先后建立了数十种制度,很好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有人说,学校章程是学校内部宪法。为了更好地实施依法治校,学校领导班子于去年9月份成立了修订小组,结合学校实际修订了原来的章程,进一步体现了办学特色,突出加强了内涵建设。


加强法治学习,增强师生法治意识


学校教职工是普法教育对象,也是学生普法的教育者,更是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者、执行者,加强法治学习至关重要。学校领导带头学习法律,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法治培训。在校内通过党支部活动,在党员中积极组织学习,要求党员率先带头学法。


为了更好地学习法律法规,去年学校聘请了法律顾问,利用每周政治活动的时间,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关法律常识,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法治意识。


营造氛围,让法治常伴左右


学校定期在橱窗内向师生介绍法律法规,各班黑板报也经常出现法治宣传内容。学校还在去年重新制作了校训“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师生每天一进校门就可看到。办公室、传达室、食堂,都设有以责任为主题的宣传板。学校操场入口墙壁上,《石屏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中的十一条内容,是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指南。


以实际行动来诠释依法治校


几年来,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很好地践行了依法治校。


每学期必举行数次防火灾、防地震、防空袭等紧急疏散演练,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抵制校园欺凌、防毒品教育、校车安全专题教育等活动,让师生及家长的法治意识日益增强。学校监委会组织人员监督学校各项财务,学校绩效考核等办法都要在全体教师会上通过。这些行动,充分发挥监督机制,坚持民主公开,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运行。


去年开学,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奶奶,怕自己低智商的孙女学不会课堂内容,就在教室后面旁听了两个星期。但她每天回家也教不会孩子,于是每天都长时间打电话给老师,让老师在电话里教。有一次,孩子上课时尿裤子了,她跑到学校来和老师吵架,后来竟然在电话里怪老师没教会孩子,只会吓孩子。老师挂了电话,她又不停地打,连续几天进行电话骚扰。老师实在没办法,写了一份申请保护书,送到校长室。学校迅速组织相关人员了解了事情真相,并通知家长到校。学校负责人明确指出,家长的行为已经严重骚扰了老师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后来,家长终于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向老师道歉。


此事让全体教职工及家长都更加意识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用法律构筑师生的保护屏障,用法律来建设长安学校。


与时俱进,借助网络平台,增强依法治校的实效


学校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法律法规,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在各办公室张贴二维码进行扫码普法,方便教师随时学习。本学期与邪教说“不”网上签名活动,更是展现了网络的高效快捷。仅仅一个晚上,全体教师及百分之八十的家长便完成了任务。


学校在依法治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我们正在思考与学校附近的边防派出所合建一个法治教育基地,让依法治校更显时代威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这给依法治校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我们相信,学校在今后的依法治校工作中一定会开创新局面,更上新台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