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教江苏·智慧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40期 总第5526期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40期  下一期
百年开小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介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明国 发布日期:2017-12-12 14:18:11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开小”)前身创立于1907年,学校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努力构建“自信、创新、尊重、赏识”的校园文化,努力打造“有高度、有远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四度”现代化品牌学校。在狠抓素质教育的同时,学校加大了对特色教育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手球教学见长,学生素质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被昆山市教育局命名为首批“信息技术基地学校”。


一、未来教室建设与应用


1.建设


学校的未来教室建设项目始于2016年9月,从制订、审批方案到工程实施并验收,前后历经两个月。学校的未来教室按照场馆共分成三部分:一是教室,有学生座位50套,基本能满足一个班的教学工作;二是观摩室,有固定座位45个,还有近40个移动座位可供教师观摩授课;三是控制室,用于摆放平板充电柜、服务器等核心设备。


按照系统划分,未来教室共有两套核心系统:一套是翰博尔录播系统,包括高清摄像头、相关服务器以及控制软件;一套是纬创智慧教室系统,这套系统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双板应用的问题,而且能很好地与学生平板进行互动,除了增强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客观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2.应用


在未来教室建设过程中,学校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在校内开展未来教室应用”这一问题。经校行政部门商量,决定在教研活动中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使用未来教室。


目标明确后,学校先后组织了两次相应培训,一次是学科核心成员的培训,另一次是35周岁以下语数英青年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消除了顾虑,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本学期,在学科分管领导的支持下,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学校制定了未来教室应用的课程安排表,每位青年教师都主动申报了上课的时间以及拍摄要求。开学至今,共录制未来教室应用课例20多节。


二、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


学校作为昆山智慧教育云平台首批试点学校,目前,各模块的均值排名均处于全市前列。平台涉及的模块很多,本文以电子备课以及学校在网络教研方面的做法进行简单介绍。


在昆山教育云平台还未架构时,学校电子备课以及网络教研的基本模式就已经基本确定,这要感谢昆山教技室组织的多次网络研修比赛。通过比赛,学校教师对电子备课以及网络教研的流程有了进一步认识,这为学校过渡到智慧教育云平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目前,电子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协作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一位教师备完一学期所有的课程。协作备课也叫分担备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完成本年级本学期的备课,每位教师备多少节由期初教研活动商量决定。


网络教研的基本形式是下周要上教研课的教师提前把备课初稿上传,同时发起一个教研活动项目,并添加本教研组成员参与成员讨论。授课教师根据成员讨论结果,结合实际修改教案并再次上传完善稿,同时再发起一次评课活动为课后评课做准备。这个评课活动有时间限制(自己定义),一般要求是在上完课的第二天关闭。上完课后,学科分管领导组织本组教师先对上课作点评,然后各位教师分别在评课活动中上传自己的评课意见。等评课活动关闭后,分管领导可以看到这次活动的简报,包括原始教案、完善稿、评价等信息,并存档。


以上只是学校目前信息化工作的两个掠影,本学期,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将引进S4A多媒体互动教学课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学生辅导方面,学校将继续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辅导力度、强度,争取在保持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在“辐射面”上有所突破。


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一曲曲动人的赞歌,一项项傲人的殊荣,一首首宏伟的诗篇,开小人将以自己激情的壮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