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适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优化教学。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搞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谈一些体会。
一、运用信息技术,为课堂增光添彩
如今,学校优越的信息技术条件,为教师备课的教学环节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教案设计、课件,精彩纷呈,实现了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如何选择信息技术资源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取决于所学课文的内容形式,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既要考虑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又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所以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直面教学的实际,在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时要做到合理的应用,服务教学内容。如《鸟的天堂》这节课,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领会课文描写的美妙意境,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课前课后,通过对课程资源的精挑细选和挖掘,同时为紧扣文本内容,我使用了展现大榕树勃勃生机和百鸟飞翔鸣叫的优美动画,以及保护环境宣传画,增加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有置身于“鸟的天堂”的感觉。这样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发散了思维,完成了学习这篇课文所要求的教学任务。
二、运用信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是非常关键的。而充分运用信息资源,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良好效果。
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让它成为课堂中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让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调用和调整。融入音频、图像、文字、动画等信息技术资源,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的可选择性,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和知识性。比如:《龙卷风》一课的教学中,光靠分析龙卷风的威力和想象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很难让没有发生过龙卷风的地方的孩子们认识到它的破坏力的,而现在,信息技术步入课堂,先进的电教设备以及互联网相继进入教室。在这节课上,借助大量的图片、声像等资料,以其生动形象、直观震撼的表现形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多媒体教学取代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站讲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可听可看、可思可想,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其中,努力营造一种新型、宽松的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把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各种情境,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信息技术资源,努力营造一个生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乐趣。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
不容置疑,是现代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跳出了呆板、枯燥、机械、单一的枷锁,从而走向活泼、新鲜、生动、有趣、多姿多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乐观的学习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时,要坚持适度原则,要适合文本特征,适合师生,服务教学,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目的地努力挖掘,又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利用,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有机结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给语文课堂教学寻得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