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9期 总第5518期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9期  下一期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 杨凯 陆琳洁 发布日期:2017-11-28 16:31:45

苏教版新教材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是要注重“生活教育”。小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不单单要把注意力放在完成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上,还要集中在观察每一位学生上课的状态上,看他们是否都能集中思想一起思考。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分析教材,保证教学知识的有效性


1.备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就必须要钻研教材,要想做到“给学生一碗水”,就必须“首先要有一泉水”。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效地发挥其引导作用,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为了扮好这一角色,教师需要认真地了解教材,分析教材,并且在适当时间驾驭课堂。同时,教师为了适应目前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走下讲台,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与学生和睦相处的朋友、知己。教师还要不断汲取最新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当然,“一泉水”并不只是表示课本、教材等表面的知识储备,而是代表着更深层次的有效知识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知识的有效性。


2.了解、分析教材
例如在教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翻看教材课本,还需要找一些其他的教学资料,将它与教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更为丰富,更加精彩。就像在讲26+4×(12-3)这道题的计算时,倘若对教材没有很好的了解与分析,那么就容易造成学生计算失误。为了使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的内容学习得更加透彻,授课教师就采用了划线法——在先进行计算的式子下面划横线的方法,计算过程如下:


 26+4×(12-3)
=26+4×9
=26+36
=62


教师通过划线法大大减少了学生犯错的概率,有效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也不用在以后的教学以及练习中进行过多的重复,从而就有更为充足的时间来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与认知规律相一致的,并且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生活情境。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自我探究摸索、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到类似数学家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得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


因此,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注意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2.生活情境在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即起教育的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切实感受到了创设生活情境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的优势以及重要性。


例如在教授“确定位置”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来引入课题。教师首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玩游戏,通过一定的交谈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学习效果更好;其次,通过游戏导入新授知识,让学生在打地鼠的游戏中感悟确定位置给玩游戏带来的方便与便捷;最后,教师趁热打铁,加大游戏难度,用两个数字表示地鼠位置,再请学生来找地鼠的具体位置,这样一方面使游戏难度加大,挑战升级,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打好基础,从而引入数对的概念。


这样的游戏情境很好地把握住了学生爱玩的心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探究恰当的教学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比较常见的数学生活问题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熟悉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升和毫升”这一课时,授课教师就通过常见的分果汁问题来引入新知。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玻璃杯、水壶等容器的体积大小,发现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大小,就必须引入新的计量单位——升和毫升。同样,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与区分这两个计量单位,授课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来向学生展示它们各自液体的多少。紧接着,展示动画,将1升水倒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发现正好装满,这样就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1升有多少。


2.重难点相结合的讲授法
教师通过熟悉教材,分析教材,不仅能够知道这节课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还可以知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时,也要利用重难点相结合的讲授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就要先让学生了解与认识教学重点,突出重点,从而进一步探究教学难点,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从而对分数的几分之一有一定的认知。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探究分数的定义,要注重将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概念。教材上关于“如何分蛋糕才能使两个小朋友公平地得到蛋糕”这一问题,就涉及“平均分”这一教学重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请学生绘制图形如下:



通过图形很快发现:前者已经意识到只有“平均分”才能构造分数,而后者显然就是还没有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就出现了科学性错误——没有平均分。


因此,只有运用重难点相结合的讲授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3.设计数学模型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设计数学模型法,将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使学生更方便、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时,就可以运用构造数学模型的教学方法。在解决鱼塘扩建的问题中,可以将这类问题看作是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面积问题设计数学模型,并且运用绘图法将原来的长方形鱼塘画好,通过改变它的一条边从而改变面积大小,最终进行解题。


通过构造数学模型,可以缩减课堂教学时间,启发学生利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也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枯燥、抽象的特点,教师仅仅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让小学生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将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就能轻松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等关于平面几何图形的知识时,多媒体的运用就更为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金字塔、红领巾等图片,从而启发、引导学生有关三角形认识的教学,通过观察图片知道三角形的特点。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拼一拼三角形。


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教育界的泰斗之一,其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为中国教育向前推进提供了一大助力。如何充分利用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方面的思想成果,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面对新形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了解、去解决。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当代教育者就必须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完全地运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智慧”润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用“心灵”迸发思维火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