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临江市有1450名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280名教师参加了全省“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培训,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临江市紧紧围绕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加强顶层设计,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个核心理念,积极开展“三通两平台”建设、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在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育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中遵循应用驱动、机制创新两个基本原则,扎实开展工作,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统筹部署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临江市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部门协调小组”。截至目前,全市教育系统配有计算机3000台,电子教学白板305台,中心校以上的学校100%实现互联网接入和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全市26所学校和1所市属幼儿园安装了自动录播教室,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建立了“教育行业专业会议系统视频”会议室,建设资源输出教室3个,互动教室12个,点播、直播教室75个。
基于市智慧城市系统和省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互联网+”办公模式,建立了高考视频会议系统、校园校车安全监控系统。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目前,全市有1450名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280名教师参加了全省“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培训,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全市开展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探索,市外国语学校、花山镇中心学校作为“武龙中学数字校园联盟”成员校,启动了“吉林省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支持行动”,开展了“优教通”教学资源应用教学。
基于“人人通”融合应用
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在线教育学习MOOC活动,共有262名教师在线学习并获得两门以上中国大学MOOC认证证书。
深入各校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巡讲,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与水平;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步伐,全市有1600多名教师和4780多名学生建立了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吉林省教育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项子课题的研究活动,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大数据视域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研究”。
参与信息化创新经验交流
近年来,20余人在有关教育信息化会议、培训班上作专题报告,2人被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聘为“国培计划”吉林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班主讲教师,1人被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教研创新发展论坛”聘为特邀点评专家,1人被评定为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收录到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
完善教育管理和资源库建设
基于吉林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职工信息、学生学籍、教育信息报送等系统,把教育基础数据纳入云服务体系,数据与实际情况一一对应,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和教师管理实现了学校“一校一码”、学生教师“一人一号”。
开展本地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是通过教育信息化赛事活动制作本地化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各校建设本校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日常教学服务;三是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云教育资源建设;四是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精品教育资源建设。
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宣传
积极开展教育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教育系统资深网民联盟,负责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27所学校(幼儿园)安装了Wi-Fi,保障校园移动互联网安全。
开展了“网络新媒体——网站、微博、微信”建设评比活动,全面建设教育网站、微博矩阵和微信公众平台矩阵集群,打造“网站+空间+论坛+微博+微信”技术模式,加大宣传临江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果的力度、广度、深度,连续六年发布32期《教育信息化工作简报》,及时通报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督导检查评比促进工作开展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检查要求,对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随机和年终督导检查,连续六年对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校和个人予以表彰,通过评比促进工作开展。2017年5月,吉林省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临江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在会上进行交流,经验材料被收录到《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经验汇编(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