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是最纯粹的,可以为社会、为大众提供新一代创新思维的体系化教育供给。智慧教育依托物联网、云计算、ICT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先进技术与设备系统等,整合需要建设和提升的硬环境、软实力以及机制,构建现代智慧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并通过智能化、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环境,推动建立完整体系的教学创新模式。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不断增强。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作为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路线的总纲,其中再次强调了“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尽早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
2012年9月5日,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了《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的讲话,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并提出了四点实施意见。中央各部门也把教育信息化摆上重要位置,并大力推进。
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贺信中提到: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
数字教育是基于ICT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爆炸性膨胀而产生发展的,以教育环境、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教学应用全面数字化,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通过优化教育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智慧教育是发展学习者的智慧,同时构建智能集成、共建共享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将使得每一个参与教育的角色,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自己被赋予权限的活动内容。
所以说,数字教育升级延伸出智慧教育,更加突出“泛在于智、升华以慧”的融合,为教育教学和管理决策提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化、现代化服务和应用。
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
通过上面的信息我们发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跟上现在各个区域教学场景的需求,所以需要增加信息技术手段来升级教学模式的变革。
那么,目前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们较认可的智慧学习环境都由哪些部分构成呢?有效地进行学习资源的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育信息互通从而降低教学成本,增加师生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扩宽教学渠道从而增加资源共建共享,以上四个环节形成智慧学习环境的闭环。
当前,我们应以形成泛在学习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环境,提升信息共享程度,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为抓手,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以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智慧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重组、重构、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目标,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改革。最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促进学生多维度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