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E教中国·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7期 总第5502期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7期  下一期
随“境”入文 让课堂更诗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 顾亚群 发布日期:2017-10-31 16:41:09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造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形真”“情切”“意愿”“理寓其中”的特点。它已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学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因此,古诗教学更需要以情境为铺垫,让学生在情境中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让课堂教学更富有诗意。


一、诗意导入,奠定诗意氛围
诗歌是灵动的。古诗教学中创设诗意情境,可使导语诗意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轻松愉悦地走进文本,在诗意氛围里开始一堂课的学习。


1.诗句切入,抛砖引玉
苏教版课本几乎每册都会安排四首古诗的教学,每两首古诗一般都会有着相同的特点。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两首古诗《望洞庭》《峨眉山月歌》,都是描写秋天的古诗,又都是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学伊始,可以让学生去吟诵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也可以去吟诵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像这样根据所教古诗的特点切入诗句的例子还有很多。以诗引诗,以诗学诗,诗诗相应,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诗意语言,教师亮剑
美轮美奂的诗文导入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


我曾经看过一位老师在教学《水调歌头》时这样导入:“说起月亮,我们几乎很少有人会说不喜欢,中国的古人尤其是。曾经有人这样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中国诗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可以让我们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字字珠玑,句句是情,老师这样富有诗意的导入,不仅能彰显素养和魅力,还能让学生徜徉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并且耳濡目染。


二、角色扮演,体会诗意情境
为了使古诗教学的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角色,让学生站在课文的立场上深入阅读课文。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时,可以与学生扮演饮酒话别的场面。


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如果你是孟浩然,我就是李白,端起酒杯,孟兄,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便可与“李白”对话了:“李白兄,这一别不知何日能再见?”


“孟夫子,你这一路走好,我们来日再见!”


随后,老师作端起酒杯的模样:“这是一杯祝福的酒,理当饮尽。”师生俩做出古人饮酒的姿势,双手抱拳,拱手作揖,互道珍重而别。


利用角色扮演话离别,师生仿佛置身于诗人千年前所处的情境,能真切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


三、绘吟诗篇,强化诗意情境
1.绘诗意
古诗距离学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等都跟现代不同。且古诗用词凝练,跨越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古诗教学大多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将诗句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在理解词语意思之后,把一句句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


比如教学《渔歌子》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想象,再用语言去描绘所想象到的画面: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前,白鹭正展翅高飞。江两岸数棵桃花正在竞相盛开,有如天上朵朵云彩。春水初涨,鳜鱼正肥美。我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绿色的蓑衣,正值斜风拂面,春雨如丝,正好垂钓,也用不着回家。
诗意的描述不能仅限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还要让学生描绘得生动、具体。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诗意,体会到了诗意的情境,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2.吟诗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吟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表演,可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吟诵中可以根据不同风格的诗篇配上不同的音乐,进行一定的渲染。如吟诵比较欢快的诗篇,可以配上欢快的曲调;吟诵比较伤感的诗篇,可以配上比较忧郁的古典音乐……
吟诵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个别吟、集体吟、分角色吟、师生合作吟,甚至可以唱吟。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反复吟、多种形式吟,能加深对诗意的感悟,促进记忆。


四、图画再现,渲染诗意情境
借助图画可以再现古诗,把古诗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我们可以运用简易粉笔画、剪贴画等形式进行。用简笔画再现文字内容,简单随意,能起到形象直观的效果,用起来也很方便。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边提问是谁在什么时候思念自己的兄弟,边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位古人遥望家乡的简笔画。寥寥几笔,顿时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情境。


老师画,学生也可以画。比如,教学《咏柳》一诗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春天的柳树,感受大自然是如此美丽,诗文是如此美丽,而古诗的魅力是这么无穷。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便捷。教师也可以选择运用投影仪呈现图片的方式来渲染诗意的情境,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五、诗意结尾,升华诗意情境
对古诗教学课堂的结尾,我们不能草草收场,或是简单串讲授课要点进行小结,甚至是布置作业。我认为,这样的结尾与诗意的导入是不相吻合的。一个充满诗意的结尾,可以升华之前课堂上营造出的诗意情境。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的‘美’。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位,这才是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


比如在教学《池上》一文时,在结尾时,我说:“童年如一朵朵浪花,那么纯洁,那么耀眼;童年似一弯新月,无穷地变幻着姿态,童年像海边的海螺,传出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尽一切可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是一次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浸润、陶醉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感悟诗的朦胧之美,意蕴之美,含蓄之美。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