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E教安徽·微资讯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5期 总第5488期 2017年10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5期  下一期
安徽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落幕6名选手将赴全国赛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中安在线 发布日期:2017-10-03 15:56:21

日前,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在六安技师学院落幕。经过激烈角逐,胡伟峰、李晴雨、李波等6位选手获得学生组和职工组一等奖,李雪城、宋明康、俞静等8位选手获得学生组和职工组二等奖,张金其、黄保乐、高翔等10位选手获得学生组和职工组三等奖。6名一等奖选手将赴全国赛角逐桂冠。
在比赛前,记者看到选手们正在做最后的工业机器人调试准备工作,整个机床有四轴、六轴两个机械手,选手要在4个小时内独立完成两台机器人的操作任务。
来到工业机器人技术运用时训系统前,一名选手认真地阅读任务说明书,并开始操作看似“高大上”的器械,先完成第一部分的拆装、机件装配、电机接线,再完成第二部分的编程与调试,整个考试紧张而严谨。
据比赛技术支持的裁判员谢国用介绍,本次选拔赛主要考查选手编程能力、工业机械控制能力、触摸屏的调试、四轴六轴机器人调试能力。选手要在4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内,完成编程调试,让两个机器人协作。例如其中一台机器人需要在桌上抓取一块几何图形放在操作台上,另一台机器人则模拟轨迹,将物体的轮廓画在纸上。“这些机器人主要运用在工业行业中,比如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等,主要是替代人工搬运、分拣和识别挑选。”谢国用说,裁判将按照选手编程调试的熟练程度、完成动作的情况,用机器人准确地完成抓取搬运等动作情况,对选手进行打分。
最终,经过两天的理论和实操的角逐,6位选手获得学生组和职工组一等奖。职工组一等奖直接获得参加国家比赛资格,第一名按程序申报“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一名、第二名由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按程序授予“安徽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第三名符合条件的,由获奖选手提出申请,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按程序授予“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二等奖符合条件的,由获奖选手提出申请,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按程序授予“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学生组一等奖直接获得参加国家比赛资格,并可根据省教育厅相关规定,享受招生录取有关鼓励政策。已获得中级工证书选手在比赛中理论和实操双合格,即颁发高级工证书;获得职工组一、二等奖的参赛老师,以及获得一等奖学生辅导老师的可在职称评定时优先。
据悉,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牛弩韬,六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新祥,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胡东辉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牛弩韬在闭幕式上指出,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比拼,各参赛单位和选手勇于进取、奋勇争先,展示了精湛的技能和才艺,赛出了风格和水平,充分体现了当代年轻人昂扬向上的创业创新精神。他表示,当下正处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转折点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人工智能将在生产、生活、思维等各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实体企业、科技工作者要携手共进,推动安徽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从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迈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