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北京·教育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4期 总第5481期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4期  下一期
《开学第一课》十年观后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覃祖军 郑兰梅 发布日期:2017-09-19 11:29:38

自2008年起,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开学日,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精心打造的《开学第一课》,以每年的发展热点为教育主题,结合有关历史背景、影响力深远的事件,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运用中小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精彩呈现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学习和线上线下的互动,以期在中华文化的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作为给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的献礼,《开学第一课》到2017年,正好十年。它是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共同上的一节开宗明义的公开课。全国两亿多名中小学生,通过观看电视或网络媒体视频的方式上课,通过“第一课”更加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同时培养了自强、自立、乐观、阳光的性格。这堂课,不仅奠定了孩子们道德教育的基调,也给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以启迪。

《开学第一课》作为大型公开课,包含了声乐课、乐器课、故事课、游戏课、班会、舞蹈课等多门课程,虽然课程形式不同,但是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同样的主题,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配置高大上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视频即时交互的信息技术平台,构成全景舞台式的网络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支撑的融合课堂的典范。主持人、场外嘉宾、班主任、主讲教师、班委,大多数由名人和专业人士担任,来自北京、武汉、西藏等各地的孩子参与现场示范,师生彼此之间有趣生动的课堂形式,传达出默契感十足的互动。
教学过程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分段式的系列节目编排的课堂教学方式中,这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分层次设计,多样性重复表现,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严谨,故事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高,大家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受益面大。
为此,我们整理了自开播以来《开学第一课》的内容:
2008年,开播的第一年,也是特殊的一年。奥运会的举办和“5·12汶川地震”使这一年的主题以“知识守护生命”为线索,其中涉及了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和应急避险等内容。用爱的主题班会,听说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邀请了奥运冠军、知名运动员以及一些社会知名人士,首次通过电视媒体和网络的形式,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生动的第一课。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2009年,《开学第一课》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带来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让全国的中小学生明白了“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这次课程请来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的领导,同时彭丽媛、杨利伟、李连杰等知名人士的到来,更是让大家了解到了爱国要从爱同学、爱老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10年,《开学第一课》谈及了“我的梦,中国梦”,节目还通过网络征集了全国中小学生的10万个梦想,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开学第一课》是开放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典范,也是现代远程教学服务众多学生的突出案例。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在这一特殊的时期,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变成了这一年的主题。课程通过社会各界名流同台表演、现身说教、发布宣言的方式演绎了幸福的源泉、幸福的本质,让每个学生能够在开学的第一课发现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发布自己的幸福成长宣言。
“美在你身边”,2012年,《开学第一课》开始引导全国的中小学生从接触自然、接触动物开始,探索、寻找、发现美。而美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还包括了人类文明之美;同样,帮助别人、体谅他人,也是心灵之美。这一年的课程更是通过讲授、短剧、场外嘉宾助阵这些有趣的形式吸引每一个学生的眼球。
“乘着梦想的翅膀”是2013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鼓励每一个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能出彩。这一年的活动更是通过太空教师上课、最美舞者展示、郎朗讲述替补的精彩,为孩子们带来充满正能量的梦想演讲,警醒孩子们要学会“仰望星空”,有了梦想,就有创新进取的人生,就有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
礼仪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2014年,《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这一特殊的主题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孝,什么是爱,什么是礼,什么是强。课程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故事,用讲述、表演的方式,向孩子们阐述,也向每一位家长说明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身教胜于言教。
什么是英雄?是奥特曼?还是超人?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开展了“英雄不朽”的《开学第一课》。从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个方面,通过讲述英雄故事,高唱国歌,告诫每一个年轻人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只有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
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寻找长征精神和时代的结合点上,《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通过讲述故事、文艺表演、互动游戏等方式讲述革命的故事,讲述长征的故事,让每一个孩子了解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
刚刚结束的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中华骄傲”,突出爱我中华,为国自豪的情感,将传统文化和人工智能联系起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这一课为我们讲述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通过名人视频、画外音、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真人PK、32名小学生现场“上课”等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会长足发展,智慧课堂将更加开放和精彩,《开学第一课》更加适合大规模教学应用和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