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北京·教育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4期 总第5481期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4期  下一期
智慧教育———我们应追求的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钟绍春 发布日期:2017-09-19 11:28:18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钱颖一以统计学的术语,描述了他对当前中国教育现状的观察:中国教育在知识能力培养上“均值”高,但人才水平“方差”小,也就是出众的杰出人才少,拔尖创新人才少。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多的是以学生背诵、做题为主,学生没有经历发现、构想、归纳等思维培养的过程,导致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被动的学习导致其缺乏自信和创造力,对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我们国家真正的杰出工作者和顶尖创新人才寥寥无几。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值得我们深思。
智慧教育的核心内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者追求的应该是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并主动、个性化地学习。
我们认为让学生会思考、创造、更加有智慧的教育就是智慧教育。教育的“智慧”体现在学生的智慧得到提升,学生智慧学和老师智慧教。学生在获得好成绩的同时,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得到发展。
智慧教育,从学习目标角度讲,是要让学生清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并能够形成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系。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讲,是要让学生认同学习,按照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个性化地学习,尽可能以归纳方式学习,建构学科解决问题的个性化能力体系。
从学习态度的角度讲,是要让学生认同学习,愿意学习。要解决这一问题,应把知识还原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任务。
信息技术助力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倡导个性化学习,关键是要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测试和针对性的提升,并建构学科问题解决的个性化体系。
无论学生通过直接方式还是探究方式获取知识,都需要教师为其提供必要工具。目前的“翻转课堂”是个性化的听讲方式,由教师的讲授,转变成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听讲。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但传统教学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学生完成知识学习环节后,开始测试与训练。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测试成绩在70~90分。学生成绩太高,没有提高的空间,太低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同一张卷子更是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有效测试。在测试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同时找到不足之处,这才是有效的测试,即个性化测试。然而,个性化测试和训练同样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才能做到。
另外,教师为学生推送的学习资源也应多样化。帮助学生个性化梳理学科知识,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找出薄弱环节,随时进行复习。
21世纪是智慧的、开放的。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与新诉求,更是素质教育在数字信息时代的深化与提升。而智慧获取就是要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解决一般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要做到使学生在做中学,用探索的方式学习,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教育。
 

钟绍春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与支撑软件等的研究与开发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