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教育信息化巡展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3期 总第5473期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3期  下一期
秉承“解放教育”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09-08 11:23:58


    作为全国教育技术示范校、吉林省首批电化教育示范校、长春市教育信息化典型学校,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一直注重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借鉴陶行知先生“六个解放”的教育思想,依托教育信息化,形成了以生命为本、富有解放特质的“解放教育”。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工作扎实稳固
近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总投资500余万元,先进的教学设备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基于信息化网络环境的整体提升,2016年初,区教育局投资200余万元建设智慧校园,为学校教师配备了63台平板电脑。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装备,极大地提升了解放大路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特色与创新
1.队伍建设——健全机制,强化信息化工作领导
学校现有专职、兼职信息技术教师20余人,先后有200名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合格率已达到100%。
2.资源建设——实现资源的在线点播与下载
学校资源建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依托校园电视台实现在线点播,二是依托资源服务器实现资源下载。资源服务器中涵盖学科教学素材、教师名优课例等大量优质资源,教师可在学校的任何地方下载和在线观看。
3.教学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
(1)坚持抓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常规工作及学生信息技术社团的活动开展。按照国家课程的要求,学校把信息技术课排入三、四年级课表,在五、六年级成立信息兴趣社团,积极开展社团活动。
(2)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学校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纳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中。外语教学作为解放大路小学的特色,也因英语智能听说考试系统的应用,借助大数据分析全方位提升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3)积极探索微课教学,实现课程方式的根本转变。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从学科切入,通过制作微课,实现课程方式的根本转变。目前,已制作完成贾占武老师的书法微课程16讲。
(4)“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初显成效。学校骨干教师全部参与完成“一师一课”活动,上传课例共计100余节,其中刘翠梅、李丽、李金凤等五位老师的优课获得部级大奖,二十余位老师的优课获得省级优课大奖。
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成果及影响
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提升,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优秀教师和典型成果。
学校的iPad实验班多次进行开放教学,王慧老师执教的“马的研究”、张美玲老师执教的“给小伙伴拍张照”等课例,以新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姜欣华老师的系列微课“边塞诗”在市总工会微课大赛的决赛中荣获第一名,并荣获“五一劳动奖章”。作为“大学区片长校”,解放大路小学多次组织大型教学开放活动,进行经验推广。
在2016年5月的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近40名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7月,在合肥举办的NOC大赛中,学校张艺西同学获发明创新奖,4名学生获全国一等奖;2017年5月,14名学生在全国物联网创意设计大赛中取得佳绩。
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学校”“省首批电化教育示范校”“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等,2015年成为“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成员校”。2015年11月,高晓杰校长在教育部举办的“互联网+全国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上作专题发言,并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关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专访。2016年4月举行“长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开放活动”。2016年12月承办“长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展示活动”现场会,长春市副市长桂广礼等领导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肯定。2017年3月,学校荣获“长春市教育信息化典型学校”称号。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解放大路小学必将秉承“解放教育”,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