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3期 总第5473期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3期  下一期
让心灵去“旅行”谈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来源:南通市虹桥第三小学校 作者:张静 发布日期:2017-09-08 10:09:57

    纵观当下的英语教学,教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信任感都在缺失,要么放纵不管,要么牢牢紧握。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如此一来,整个英语课堂里坐着的就像是一群被赶着上架的鸭子,学生失去了应有的自主权与活力。
    陶行知先生作为现代教育的先驱,已经率先洞察出这一现象的危害性,提出了“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予他们自由”的教学要求。让儿童自由,更多的是指心灵的自由,只有当内心自由了,思维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始一段未知的“旅行”!
    精当设问,在关键处拨动已知
    儿童总是用好奇独特的眼光看这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有无数个 “为什么”要问。陶行知先生曾经形象地指出:“儿童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有想法要鼓励他们说,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但在课堂实践中,不少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课堂中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高高在上像个君王,学生不能有半点的旁逸斜出,所以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释放,言语表达的历练也就可想而知了。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解放儿童的嘴”,使其能够大胆地说、自由地说、艺术地说。
    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敢问敢说,还要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解答。解放学生的嘴巴,鼓励他们自主交流、讨论,让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生发出更璀璨的火花。这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十二字方针”也是不谋而合的。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多问问孩子“Why”“How”“Where”,多了解孩子是如何习得新知的,为什么会错,怎么思考的。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如“If you… what can you do?”将课文中的知识变得活跃生动。好的问题可以引发一连串有价值的思考,学生才能拨动已知,从而形成充满互动的“生命课堂”!
巧妙追问,在疑问处搅动思维
    如果一堂课可以用一条河流来作比喻的话,那么它的无限风光,不在于笔直的河床平静流淌,而在于曲折不平处奋力向前。一堂课上只有那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思维波澜,才让我们欣赏到教学的魅力。陶行知先生就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他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精当设问,在关键处拨动学生的已知,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到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思维浪花。好的教育之所以深刻,就在于教师善于搅动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
    善于迁移,在旅行中推动理解
    笔者认为,孩子的心灵应当永远在旅行的路上。我们要让他们放飞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会知识的迁移,在旅行中推动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看到英语学习中的“诗和远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儿童获取外在信息的重要器官,是促进儿童生命意识快速成长的重要载体。众所周知,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极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课业负担较重,用眼时间较长,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4《Drawing in the park》一文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立体化、多维度地感受新授句型:“What can you see over there? I can see… Can you see…?”不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内的小树林、小花圃现场说法,引领学生分别从花草树木的颜色、纹理、大小、数量等多种角度来观察,并与闻、摸等多种感知方式巧妙结合,在观察的实践体验中习得新知!
    英语绝不是仅凭一本书和一间教室就可以教学的。为了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就需要解放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充分运用生活资源,从教材文本出发,整合学生的生活资源,促进学生认知,把学生从“文化牢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精神食粮”。
    放飞自我,放飞心灵,放飞梦想,才能让思维看得见,让灵魂理性“出走”,让每一颗年轻跳动的心,永远走在“旅行”的路上,不断发现,不断思索,不断收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