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1期 总第5430期 2017年06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1期  下一期
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
来源: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作者:陈志华 发布日期:2017-06-16 11:19:49

    只要孩子喜欢读书,就不用担心孩子将来会变坏。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走进书的世界,是有讲究的。
    靠引领而非强逼
    这里暂且不谈胎教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只说说孩子出生后的引领。这种引领应在孩子呱呱落地的最初阶段。当孩子环视屋内,看到书,尽管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他对书已有了最初的印象。家长想要孩子喜欢读书,自己就要喜欢读书。俗话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家庭中,如果孩子有个读书的知音,可以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孩子自然就会渐渐被书吸引。家长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提及所看过的书,对其中的情节津津乐道,发表心得体会,还要带着孩子积极参加社区、学校、班级举行的读书活动。
    凸显课外阅读的作用
    课外阅读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孩子难以感觉到,除非考试、作业中有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想引导孩子喜欢阅读,家长可以设法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作用——让课外阅读注解或丰富课内知识。
    现在许多课文都来自作家的著作,从中截取部分内容略作修改。比如苏教版六年级课文《三打白骨精》,比原文好懂,但是语言差了许多,而且故事太过简单,基本没有嚼头。如果提前指导孩子重点阅读《西游记》的这一部分原文,在学习这篇课文后孩子就能自如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让孩子把自己读过的故事介绍给小伙伴;支持孩子给精彩章节改编、表演、展示;外出旅游,让孩子做“答问式导游”,让孩子提前阅读旅游景点的所有资料,在游览过程中接受“队员提问”……这样,获得成功的孩子就会得到感悟:课外阅读真有用!
    强化读书兴趣
    我们要让孩子凭兴趣读书。阅读不是语文的专利,所有学科都需要雄厚的阅读功底。所以,阅读不应分科,而要大范围阅读。爱科学的孩子在阅读科学家故事的同时,其实就是在积累语言资料、表达方法、思维方式。
    所以,不要逼着孩子只读某一方面的书籍,只要他喜欢,就让他读。只有满足兴趣的阅读,才能够激发阅读兴奋点,才能让孩子获得阅读的快感,登临阅读的高峰。
    若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引导他走进书的世界:一是给孩子讲情节紧张的故事,讲到紧张处就停下来,留下悬念给他刺激,他会偷偷去翻开书来阅读。二是给孩子选择一些诱惑力强的书籍,比如历险记、科幻作品等。三是计划性读书,这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爱的教育》故事不长,不够惊险,孩子不太喜欢读;冰心的《寄小读者》感性重,情节不够紧凑,孩子也不太乐意读……我的做法是:和孩子商定阅读时段、阅读任务的完成时间,然后把书籍均分,比如每天读20页。同时,还可以加一些临时性抽查。
    充分保障读书的时间和空间
    当前形势下,争取高分和好名次已经不是学习的所有。从长远看,阅读可以帮孩子储蓄足够多的能量,阅读习惯和健康体魄是孩子将来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在这两个方面,家长要舍得投入。这种投入不仅仅指财力,更要有充裕的时间和充分的空间。一间书房,布置得温馨雅致、书香袭人,其实不需要多少金钱和精力。这是属于孩子独有的心灵空间。在这里,孩子可以有自己的书籍,可以快乐地阅读。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零存整取,最终会发挥巨大的效益。
    这个阅读时间不可更改,不能因为作业之类的借口而被挪用,如果确有原因被占用,那么第二天要补上。家长要用这样的行动告诉孩子,要对阅读重视。在孩子阅读时,家长可以在一旁伴读,但这不是看守,家长与孩子互不干扰,共享阅读时光。
    借助外力激发内驱力 
    为了促进孩子持续阅读,可以把孩子读书的情况告诉教师,让教师宣传孩子读书的事迹,在班上展示读书收获,树立“我阅读、我光荣”的荣誉感。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举办手抄报比赛、读书活动等。每学期一到两次的读书活动将持续添加动力,促进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还可以给孩子设立阅读进度奖励,完成一个进度给予一个小奖励,把家庭奖励和阅读结合起来。
    让孩子走进阅读的世界,就是走进高尚的境界。只要努力引导,一定会让孩子走进书的世界,成为修养高雅、精神高贵的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