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技术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8期 总第5410期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8期  下一期
新媒体在数学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浅析
来源:江苏省东海县山左口中学 作者:鲍金娥 发布日期:2017-05-03 14:32:06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其运用范围扩大到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在中小学教育中也逐渐有了立足之地,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传播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家长获取信息。传统的信息交互方式发生了改变,通过新媒体发布通知、作业、问卷、测试等,在师生和家校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快速通道。这也让课堂更灵活,课后更便捷。
一、新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今社会是新媒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不断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新媒体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则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媒体的出现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新媒体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优化了课堂教学方式,能产生更理想的效果;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发挥都有积极作用,对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聚集他们的精神状态。教师要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新媒体正好满足了这一教学要求。
新媒体是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的集合体,声、光、形综合表现力强,通过图像的变化、声响的震撼、动画的视觉冲击效果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新媒体,有利于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数学课程中,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教师难以将其进行具象化的表达,这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1.新媒体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新媒体通过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图文并茂甚至声音、视频等教学系统。通过新媒体,抽象化的概念得到具象化的表达,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也更深刻。此外,教师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去观察,去思考,以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
2.朋友圈、网络直播让学习无处不在
对于部分知识点,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点播,放到朋友圈,让学生随时可以获取,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节假日期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直播为学生答疑,让学生在线讨论,掌握学生动态。学生不仅可以观看视频,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获得点赞和掌声等精神鼓励,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当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全网的同学面前展现并获得认可,其成就感无疑是巨大的。
云计算的流行让网络存储拥有了相对的永久性,作品一旦生成即可被获取。通过参考多方意见,融入更鲜活的元素,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诉求,防止闭门造车,一举多得。
3.微课碎片化传播锦上添花
微课作为新事物,短小精悍,不需固定时长的课堂,在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可同日而语,广受师生的欢迎。教师将重难点及精华部分制作成短小视频,配上相关内容,在社交化媒体中传播,方便学生查阅观看,以提高重复利用率。
三、运用新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受限于表达方式,很多教法不易实现,而新媒体通过网络,连接云数据库,可以生成有趣的教学情境。新媒体的应用除了演示式游戏,还有互动性游戏,通过预设情境,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组合空间和想象空间,容错能力强,给学生更多成功的机会。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天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设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青少年是想象力最丰富的,也是最活泼的。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大胆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完善学生的思维过程。
大量的新媒体教育实践证明:利用新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改进教法,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四、新媒体辅助教学的前景展望
新媒体有取代旧媒体之势,因为其成本越来越低。而碎片化的时间,也给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曾几何时,学习是严肃封闭的课堂,而新媒体的加入,使得所有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被用来学习。新媒体的载体方便易携,网络连接方式简单,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使得新媒体触手可及,新媒体服务于教学的前景十分乐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