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7期 总第5400期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7期  下一期
“四优”慰童心 六载乐校园 射阳县人民路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侧记
来源:射阳县人民路小学 作者:唐修芹 发布日期:2017-04-12 10:33:37

    虽然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为外来务工子女读书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实质性的举措,但由于工作不稳定、收入偏低等,大多数农民工还是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农村接受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下基础教育的盲点。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射阳县人民路小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建立管理档案,实行结对帮扶,落实“四个优先”,切实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用耐心、爱心、细心、诚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学习上优先辅导为学困儿童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教育的奇迹源自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之爱。鉴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学校专门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了留守儿童学习档案库,分析每名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以便更好地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此基础上,为留守儿童配备任课教师,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制订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明确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给予留守学生特殊的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花时间和他们交流、沟通,关注每一名留守儿童在学业上的变化,及时帮助其分析查找原因,适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定期评选“进步之星”“优秀作业”等,颁发荣誉证书与奖品,把留守儿童中优秀的学生推举出来,作为留守儿童的榜样,激励其他留守儿童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使留守儿童在学习效果、德育品质等方面得到提升。

生活上优先照顾为贫困儿童提供经费补助
大多数留守儿童面临着生活失助、学习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诸多困难和实际问题。学校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教师成为“代理家长”;鼓励其他学生家长参与献爱心活动,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家庭生活的大舞台;邀请社会上关心留守儿童的热心人来充当“爱心妈妈”,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体会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温馨。每次有补助的项目,学校都会首先搜索留守儿童档案库,将补助发给那些真正需要的学生。学校食堂注重营养搭配均衡,助力留守儿童身体发育。有些教师还自掏腰包,为留守儿童购买课外读物、文具等学习用品。

活动上优先参与为孤独儿童提供交友平台
活动,是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课余生活,获得轻松快乐的体验,既受到教育又得到锻炼。射阳县人民路小学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学校集体活动,通过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为充分调动留守儿童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提高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采取民主方式管理班级,这样留守儿童也能任班干部,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他们遵纪的自觉性。活动开展过程中,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许多学生找到了“我最棒”的感觉,这缓解了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多一把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的教育理念。学生开始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挖掘,寻找自己的闪光点,课堂内外有意识地培养兴趣特长,课余时间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心理上优先抚慰为受伤儿童提供阳光雨露
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合群;自私、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这些不良心理特征对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健康的德育情感和德育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在留守儿童中,我们以离异家庭、父母缺失家庭的孩子为重点帮扶对象,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经常与他们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生长。学校还开辟了互动专线,让留守儿童每周给家长打1~2次电话。同时教师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的情况,协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与此同时,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由具有心理辅导资格证或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富有爱心的教师负责。鼓励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向教师诉说心中的困扰和苦恼,缓解或排除心理障碍,搬去压在心里的石头,使他们心情轻松,心灵充满阳光,学会正确地看待自我,看待他人,看待社会,形成良好的个性;适时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疏导,找到他们的需求点,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热情鼓励,给他们亲切的关怀;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使其把兴趣迁移到有利于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上,射阳县人民路小学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结对帮扶、“四个优先”的举措,促使学校留守儿童在小学六年的时光中,生活自立,学习自主,心灵自信。学校领导和教师将进一步凝聚爱心力量,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