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7期 总第5400期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7期  下一期
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来源: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作者:袁云 发布日期:2017-04-12 09:38:0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提出为语文课堂提出了平等、互助、合作等新理念。这种学习方式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总结反思,找到一些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1.科学分组 
    小组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成效,首先要有科学的分组。在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每一小组内组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有差异,但组与组之间综合实力层次相当。
    在低年级语文合作学习分组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语文学习的品质,根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信息阅读提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学能力、学习热情专注力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综合分组。同时,根据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及难易程度的不同,小组人数也需随时变化。
    2.明确分工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要让每一次讨论、每一次学习都落到实处,小组成员就要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且在合作学习中相互配合、团结合作。组长需要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督促组员认真讨论,调整进程;展示员负责向全班汇报,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记录员记录好成员的发言内容,并进行简要总结;监督员负责组内学习纪律的监督管理。
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组员之间可以进行微调整,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进行角色分配,让每个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魅力,促进组员的参与意识。
    3.传授方法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适时指导每个小组如何讨论、总结、展示成果、评价他人。除了在整体上教给每个小组合作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重点培训组长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定期集中进行组长培训,教会组长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带头在组内发言,学会倾听,不吝啬对别人的赞许,等等,使组长能够在组内起到表率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小组进行有效学习。
    4.多元评价
    合作学习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学习、交流分享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学生参与到个人自评、互评以及学习小组的自评、互评中,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评价个人,更要评价整个小组,强调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同心协力、荣辱与共的认同感、使命感。
    5.精选内容
    虽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风靡当下的语文教学,但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用小组合作。教师需要进行甄别筛选,选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从而安排教学,不能为了形式而任意添加小组合作学习环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动物过冬》一课时,“小动物们是如何过冬的?”这种读了文章学生便能自行总结出来的问题,就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像“小动物们来年再相见时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课本剧表演”等,就需要组员之间讨论交流、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交流、分享、合作。教师只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