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4期 总第5378期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4期  下一期
播一颗“阳光”的种子———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体育特色工作掠影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作者:陈海勇 发布日期:2017-03-03 13:15:14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创办于2013年,毗邻美丽的金鸡湖,地处园区中心,是园区管委会直属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让每个学生拥有更好的未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逐步形成了“艺术景城、智慧景城、阳光景城、魅力景城”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工业园区第十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工业园区第八届中小学生暑期阳光运动会。学校被确定为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苏州市阳光体育青少年科体志愿服务基地。
    一、坚持“制度保障”,助力幸福远航 
    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与责任,对照体育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找出薄弱环节,切实纠正整改;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体育督导制度、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学生体育评价制度,制订《体育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体育工作的地位、实施办法、奖惩措施等要求;对学校重大体育活动在行政会议上讨论安排,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
    完善师资保障体系 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加大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配足体育师资,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5名;二是引进有一定特长的体育人才,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三是聘请苏州击剑、足球、棒球俱乐部专业教练来校指导训练;四是鼓励教师学习掌握1至2项体育艺术技能,成为多能型教师;五是邀请有专业体育素养的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学校注重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建立了体育工作安全制度,教师安全培训和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落实体育器材借用登记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做好防范工作;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建立与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的配合协作机制。
    二、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体育教学
    1.理念引领,树立“大体育”教学观
    学校确立了“大体育”的教学观,教师明确其定位和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基本体育素养,注重潜能素质的开发;明确“大体育观”的内涵是“热爱学生、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学生在“大体育观”熏陶下,锻炼身体、锤炼意志,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2.实践积淀,构建“阳光体育”课程体系 
    学校在课程建设上进行了多元探索,生发出“五育”课程,即“阳光体育、卓越美育、综创能育、恒静心育、自慧智育”的体验式课程群。“阳光体育”位列“五育”课程之首,逐渐积淀形成了击剑、足球和阳光体育活动这三类特色品牌项目。由课程体系还衍生出活动体系——“三节一营”:体育节、艺术节、阅读节和少年警校训练营。课程的点滴浸润,让每位老师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让每位学生成为课程实施的受益者。
    3.选编教材,采用大单元式教学
    学校注重发挥体育教研组的力量,组织教师共同备课、探讨教法、交流反思、总结成果,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体育组教师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制订出《景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精心选编教材,将体育教材分为“精学类教材”“简学类教材”“锻炼类教材”“介绍类教材”四类,采用大单元式教学,让学生学懂、学会、乐学、会学,将课堂教学与课后锻炼有机结合。周晓老师主持省级课题《拓展类器械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运用探索》,启迪老师思考体育资源的拓展运用,老师们创新出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体育教学越发蓬勃且具内涵。
    三、坚持“以点带面”,开展体育活动
    1.“特色体育活动”成为校园亮丽的风景线
    【击剑】为给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学校于2014年引入击剑运动,并成立校击剑队,邀请了前国家队击剑队员、世界冠军张莹女士担任指导教师。在2015年苏州市击剑比赛中学校获三个团体项目冠军;在苏州市第十四届体育运动会击剑比赛中获得4枚团体金牌、多枚团体银牌;第十六、十七届园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学校击剑方阵精彩亮相,并获好评。“小剑客”们通过击剑活动的开展,在一次次“搏击”中育德、益智、强志、健体,培养了“求实、博学、敢拼、创新”的精神风貌。
    【足球】作为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提出“小足球,大教育”的校园足球理念,确立了以足球育人的思想。将足球列入各年级体育课程,每班每周确保有一节足球课,定期举办年级足球比赛,选拔成立校足球队及“快乐足球”兴趣社团,聘请前江苏舜天足球队员及苏州市足球俱乐部专业教练担任指导教师。今年还举行了“飞火流星,快乐景城——足球悦动季”及“景城·邮储爱心”杯足球比赛。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足球活动,耐力、反应、柔韧等素质得到提升,促进了学生对足球的喜爱,形成良好的足球氛围。
    【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出“五化”目标:号令音乐化、内容校本化、动作整齐化、队形多彩化、管理自主化。动感接力、花样跳绳、袋鼠蹦跳、彩蝶翻飞……玩法多样,深受学生喜爱。
    2.体育竞赛由“竞技型”转向“群体型”
    通过体育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使体育运动成为师生美好的“向往”。学校经常开展小型体育竞赛,将运动会整合提升为体育节。在第三届景城学校体育节上,师生们点燃激情、挑战极限,追寻体育人的精神与文化,共享体育运动的欢畅。
    3.探索家校共育模式
    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班、邀请家长参加亲子体育活动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子观、成才观,使更多的父母能和孩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2015年10月,家长足球队和教师足球队举行了一场精彩的友谊赛,展现了景城“阳光大家庭”的风采。 
    四、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学校一直把体育达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制定了“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认真开展锻炼与检测,并及时向学校、班级和家长报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通过对体育工作常抓不懈,全校2500多名适龄儿童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8.1%,学生综合素质强了,“小胖墩”“小眼镜”少了。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意志品格、心理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得到明显增强,特别是一些孩子所缺乏的抗挫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苏州工业园区体育艺术教育先进学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