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6期  总第6323期  2023年08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6期  下一期
加油新学期 拼搏正当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巩旭 发布日期:2023-08-18 14:14:53

为何开学总在9月1日这一天


每年9月1日都是同学们告别暑假、回归校园的日子,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开学总在这一天?


这与历史上的几位人物有关。第一位是清朝末年的张百熙,他当过“六部”中五个部的尚书(工部、礼部、刑部、户部、吏部),并曾任管学大臣,专门负责恢复和筹建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如今鼎鼎有名的北京大学前身。


当时那个年代,学校既没有寒假,也没有暑假。《义学条规》中提到:“长不辍耕,幼不辍读,暑日休务者,薄其饩廪。”意思是说,大人一年到头都要劳作,儿童一年到头都要读书,如果先生私自给学生放假,是要被扣工钱的。这一规定让学生们叫苦不迭,于是张百熙决心给学生“减负”:不仅把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首次引入“暑假”的概念,还参照其他国家周日休息的做法,给学生每周放一天假。


只是,张百熙规定的学制是按农历来算的,而农历和当时世界通行的公历并不对应。这就要说到第二位人物——孙中山了。1912年1月2日,孙中山通令全国改用公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三位人物是蔡元培。辛亥革命后,他被孙中山任命为教育总长。上任半个多月后他就更改了学制,将一年分成三个学期,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气候自行决定寒暑假时间,暑假为30~50天,寒假为7~14天。


时间一下子快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四位人物出场,他就是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1950年8月1日,教育部颁发《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将中等学校一学年分为两学期,暑假52天,寒假23天,春假3天。1987年,教育部正式将一学年划分为两学期,第一学期一般在9月初开学,翌年元月放寒假;第二学期一般在2月下旬或3月初开学,7月放暑假。


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制基本就这样固定了下来:每年9月1日到翌年6月30日为一学年。全国各地中小学也逐渐将9月1日开学视为一种惯例。

 

“零起点”遇上“最难入学年”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今年,这批“二宝”纷纷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这给各地的义务教育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入学压力。今年4月,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预警,杭州市2022年共招收一年级新生约12.5万人,而2023年适龄生源在15万人左右,创历史新高。


踩着“最难入学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同时也是国家“双减”政策下坚持“零起点”入学的一批孩子,几重因素叠加,让这届家长有点儿蒙。


“本来我们计划大班不读了,直接去上社会上的幼小衔接班,但是‘双减’后这样的班都停了,我们只好在原来的幼儿园继续上。这样‘裸上’一年级很没有安全感,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容易分散,如果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她就更容易走神了。还有拼音,听说两个月就教完了,我担心孩子跟不上!”一位“80后”妈妈的言语中透露出隐隐担忧。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小衔接中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攻坚行动项目组的一项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现象。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的入学准备存在担忧,而最让家长担忧的前三个问题分别是:担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担心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担心孩子学不会拼音。


家长的担忧不难理解,毕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大家从小听到大,但我们还是想说,“拆楼重建”不如“平地起楼”,“零起点”有自己的特殊优势。比如,一些在学科上“抢跑”的孩子往往对学过的内容不再感兴趣,上课更容易分心,另外学错的东西纠正起来也比较困难;“零起点”的孩子则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聆听、专注、持久等方面可能会做得更好。


同时,“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家长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合理安排运动量,培养孩子坚持锻炼的习惯;引导孩子认识并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培养孩子聆听、提问、表达、守时等方面的好习惯。要知道,知识以外的准备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此外,现在各所学校也都会将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和习惯的衔接。我们会将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首要任务,在不同课程中渗透各种适应性练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规则意识、集体意识,鼓励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交往和表达,学习独立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江苏省徐州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一年级某班主任表示。

 

不负“双减”好时光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两年过去了,“双减”下的新学期,校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这个暑假作业变少了,我感觉这次开学要比以前舒适一点,没有那么不适应了。”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的王同学这样评价刚刚过去的暑假。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贵阳市实验小学将学生到校时间进行了更改,8点20分才打预备铃,让同学们能安安心心吃完早餐去上学。


作业少了、课外活动多了,这是大多数学生对“双减”的直观感受。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不少学校还在课后延时服务和家校共育上下足功夫,助力新学期。北京市昌平区第四实验小学将课后延时服务分为两部分,第一个小时,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查漏补缺,完成当天作业,老师还会进行一对一答疑辅导;第二个小时是兴趣社团活动时间,学校开设了近30种社团课程,让同学们尽情享受社团的欢乐时光,把爱好变成特长。


福建省福州市前屿小学开设了家长沙龙,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问,安排家长与专家面对面探讨交流,消除家长的教育焦虑。还有每周一期的“家长课堂”,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阅读,增强亲子互动。

 

新学期新征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信同学们早已为新学期做好了规划。一起来看看他们新学期的新感受、新计划吧!


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小学西校区的瞿同学看来,新学期的新鲜事可真不少。“经过一个暑假,同学们都发生了变化,我的邻座子焜的变化最明显。他的衣服干净整洁,要知道他以前可是个经常用衣袖擦墨水的人呢!他的作业也出乎我的意料,工整、清秀,对比上学期龙飞凤舞的字迹,简直进步神速。我猜他在假期里肯定坚持练字,才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还有昕昕,发言时落落大方,记得上学期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她的声音就如同蚊子哼,我坐她前面也得竖起耳朵才能勉强听见。可现在,她不仅声音变大了,说话还富有感情。”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刘同学的新学期关键词是“奋斗”。“假期里我了解了‘八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楷模、科学工作者、奥运健儿等的奋斗事迹,‘嫦娥’探月、‘神舟’飞天、‘北斗’组网、‘蛟龙’入海……正因为有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坚持不懈的探索,祖国才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在新学期也要不断奋斗,争当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的薛志华老师也为新学期立下了新目标——立而行,行必远。严格落实“新课标”和“双减”,做好课后延时服务,用好课内、课外两个阵地和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站在课堂的中央绽放精彩。

 

【E学课堂】

 

秋高气爽,新学期如约而至;风华正茂,吾辈少年正成长。重新回到熟悉的校园,安全问题务必牢记心间。校园安全无小事,时时刻刻不放松,这份开学提醒可以邀请爸爸妈妈一同认真观看哦!窗外有风景,手里有课本,眼中有梦想,心中有希望。新学期的大幕已经拉开,学问的山峰等我们去攀爬,知识的宝藏待我们来挖掘,让我们一起背上书包,向着梦想出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