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便与他有关。
一天,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而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伟大的河神啊!
北海海神北海若告诉河伯: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不信,觉得北海再大也大不过黄河。北海若接着说道: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依然不相信。北海若无可奈何地说:有机会你去北海看看,就明白我的话了。
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下,河伯更得意了,认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了。得意之余,他想起了北海若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一路向东来到北海,北海若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
河伯抬起头向东望去,只见白茫茫的大海无边无际,翻滚的波浪拍打着天际。他惊讶极了,不禁发出感叹:俗语有言,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就没人能赶上自己。这说的就是我呀!我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现在看到北海浩瀚无穷,我才知道如果不来这里,我就不会发现自己多么无知浅薄,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
北海若点点头,宽慰河伯说:是啊,对井底之蛙,不能同它谈海,因为它被自己的住所局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海;对只生存在夏天的虫,不能同它谈冰,因为它受到时间的限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冬天;对见识浅陋的人,不能同他讲高深的道理,因为他被所受到的教育束缚住了。
河伯一边听一边点头称是,接着,北海若又向河伯讲了一番高深的道理。
【成语解释】 望洋,又作望阳、望羊,仰视的样子;兴,发出。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来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者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 《庄子·秋水》:“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近 义 词】 无能为力 无可奈何
【反 义 词】 妄自尊大 目空一切

扫描二维码
观看成语故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