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学江苏•探索发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0期  总第6137期  2022年04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0期  下一期
世界上最短命的动物——蜉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2-04-11 09:41:02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如蜉蝣,一去不可攀”……蜉蝣是我国古代很多文人骚客描绘的对象。它外形华丽,生命却非常短暂,成虫一般只能活几小时至数天,可谓世界上最短命的动物。

 

脆弱又顽强的种群


蜉蝣是一类原始而美丽的水生昆虫,家族种群庞大、种类丰富,目前全世界已知超过3000多种,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它们的身体非常纤薄细小,肉眼几乎很难发现,处于稚虫期的蜉蝣体长仅有3毫米,成虫期的蜉蝣也不过2厘米左右,看起来有点弱不禁风。


虽然是这样一种微小的存在,蜉蝣的器官却非常完整健全。成虫拥有大大的眼睛与短细的触角,背部长有一对不能折叠的透明翅膀,带有垂直和水平的纹理,精致美丽。


蜉蝣“朝生而暮死”,生命可谓极其短暂。相比于鸣蝉还有一夏时光,成年的蜉蝣只能存活短则几个小时,多至几天,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动物。


这样渺小脆弱到令人忽略不计的小生物,却远比人类想象的要顽强。早在石炭纪(公元前3.55亿年—公元前2.9亿年),它们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比我们耳熟能详的恐龙还早了1亿甚至2亿年。它们繁衍至今,见证了地球的无数变迁。


朝生暮死尽其乐


《淮南子·说林训》上说:“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古人常以蜉蝣来感叹人生短促无常。虽然生命短暂,蜉蝣却并不愿辜负。


在这短短的时光中,蜉蝣一边躲避天敌,一边抓紧时间完成繁衍重任。它们不吃不喝,在空中尽情飞舞,展示自己的美丽风采,寻找配偶、交配。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后,它们的一生也就宣告结束,可谓因爱而生,为爱而死。


蜉蝣的求偶方式非常特别。每年的春季与夏季,大量的蜉蝣蜕变为成虫,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进行一场美妙的“婚飞”,场面蔚为壮观。雌虫会在一群雄虫里挑选心仪的配偶,最终与之完成交配的使命。随后,雌虫会在水中产下卵,旋即与雄虫一起相继飘然而逝,显得颇有些悲壮。


每年春夏之交,在匈牙利的蒂萨河畔,成千上万只蜉蝣瞬间出现在水面之上,好似这条河流“盛开”,无数的蜉蝣羽化成虫“婚飞”交配,又在瞬间陨落。这个盛大的场面又称“盛开的蒂萨河”,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前去拍摄。


鉴定水质的行家


你可能想不到,蜉蝣还是鉴定水质的行家。


蜉蝣对水质非常敏感,它们只偏好生活在干净的水源中。因此,在溪流、湖泊附近出现大量蜉蝣,代表着当地环境质量良好。


蜉蝣和石蝇、石蛾一起被称为水质指标生物“三巨头”。蜉蝣稚虫在水下生活的时间较长,这符合人们对水质长期监测的要求。而且,由于腐食及杂食的特性,它们对水中有毒物质的扩散很敏感。因此,蜉蝣稚虫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水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蜉蝣的分布地区海拔可达4500米左右,也可应用于对高原湖泊的水质评价中。


在浩渺的天地间,小小的蜉蝣简直是太微不足道了。它们看起来如此脆弱,却在短暂的生命中奋力留下自己的痕迹,面对死亡完成最美的绽放。它们的美虽然短暂,却让人惊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