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E学湖南•E宝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4期  总第5959期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4期  下一期
弦歌不绝 千年学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12-21 13:08:45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文化延绵千余年,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岳麓书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在千年的时光淬炼中,一砖一瓦都闪烁着人文光辉。现在就跟着E宝走进岳麓书院,去探访它的历史故事吧!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创于北宋,历经宋、元、明、清,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千余年来,岳麓书院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反映了我国文教事业的悠久历史,是十分可贵的文物史迹。
  

宋朝理学发展迅速,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益增多,书院逐渐成为各学派活动的场所。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岳麓山下正式建立了岳麓书院,由此奠定了书院讲学部分的基础。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扩建书院,形成了书院建筑讲学、藏书、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规制。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即院长)周式,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至今书院所存的“岳麓书院”刻石,便是当年宋真宗的手迹。岳麓书院在周式的执掌下,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
 

关于“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但岳麓书院为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学者对岳麓书院学风的认可。
  

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刘珙在旧址进行复建,保持了原有规制。他还聘请了著名理学家张栻来主持书院教事,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张栻主教期间,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批批经世之才。
  

随后朱熹来访岳麓书院,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首开书院会讲先河。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次会讲也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在岳麓会讲27年之后,朱熹任湖南安抚使,重整岳麓书院,颁行了《朱子书院教条》。其时“学徒千余人,食田五十顷”。谚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书院规模有了很大发展。
  

元明时期,岳麓书院屡有兴废,阳明心学和明代实学相继发扬于书院。自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岳麓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秀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岳麓书院前部的基本布局。
  

清代两百多年间,岳麓书院修建更密,且多有朴学大师掌院,传书院经世致用之风。清代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是在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巡抚刘昆重振书院,现存书院古建亦多由此次重修或重建。
岳麓书院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岳麓书院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并先后恢复了延宾馆、文昌阁、崇圣祠、明伦堂及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栻、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原貌。清代岳麓书院中的园林和书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复。在众多书院中,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书院建筑群。
  

通过E宝的介绍,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还想看更多关于岳麓书院的知识呢?扫描下方二维码,让我们去探索更深处的岳麓书院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