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1期  总第5866期  2020年04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1期  下一期
闰:关于日月的诗意浪漫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选题策划/本报编辑部 撰稿/姚佳 发布日期:2020-04-27 10:23:11

太阳和月亮是挂在天上的日历
 

年复一年,地球绕着太阳不停运转,地球上的万物也在日月轮回中繁衍生息。
 

太阳和月亮是挂在天上的日历,古人靠观测太阳得出的历法叫阳历(公历),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即回归年,为365.2422天;靠观测月亮得到的历法叫阴历,以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为一个月,即朔望月,月平均为29.5306天,一年354.3672天。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只与太阳有关,如果我们按阴历过,那么每年就会与回归年相差近11天,三年就会差一个月,十几年便会春夏颠倒。假如某年阴历新年是在大雪纷飞中度过的,再过十几年,便要摇着扇子过新年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给阴历“打补丁”。智慧的古人研究出了阴阳合历,即农历。他们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增加了“闰月”,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

 

给阴历“打补丁”的正确方式
 

古人推算,经过19个回归年,这时与235个阴历月的天数仅有0.09天之差,已经是相当接近了。所以古有“十九年七闰”的说法,早在春秋时期便有相关记载。时间来到南北朝时期,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也对历法颇有研究,他觉得“十九年七闰”还不够精准,便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唐代的《麟德历》则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农历庚子鼠年有两个四月,分别为“正四月”和“闰四月”。为何同样是闰月,有时闰二月,有时闰四月,有时闰九月?其实,这是依据“置闰规则”来设定的,这个规则还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古人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被分为24等分,每15度的位置为一个节气,可以准确反映气候变化规律。因此,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基本一致。
 

农历每月应有两个节气,如果某月只有一个节气,则必须再置一个闰月。鼠年原本的五月只有芒种一个节气,因此该月调整为闰四月。所以农历四月出生的同学,今年可以过两个农历生日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还有很多同学“四年等一回”,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出生于公历2月29日。农历有闰月的年份为闰年,公历也有闰年,两者相互独立。我们常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即一般情况下,公历年份为4的倍数的是闰年(但因400年中只设97个闰年,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闰年有闰日,即2月29日。幸运的是,今年是双闰年,既是农历闰年,也是公历闰年。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子里蕴藏着这么多知识和讲究呢,同学们是不是也惊叹于古人的最强大脑呢!

 

神话故事与历法或有不解之缘
 

《山海经》中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这些神话故事与历法演变却有着惊人的巧合。
 

农历用闰月来补齐阴历少于公历的天数,便是“补天”。有学者认为,褪去包裹的神话外衣,所谓女娲补天,也许就是古人修正历法的历史事实。或许是因为文字系统还没有成形,一靠口耳相传,二靠画图记事,在代代相传中逐渐走向神话,就演变成了炼五色石补天的瑰丽想象。
 

对后羿这个上古英雄,人们一直非常崇拜。《山海经》所据古图中,描绘了春分庆典立表测影活动的场面。有学者研究认为,后羿射日的文化原型,便源于这种古老的历法观测制度。由于述图者昧于古图原意,因此误解了画面,将图中象征一日十时制的十个日轮,误解为天有十日;将图中日表上的候风之鸟误解为载日之乌;因候风之鸟连两足加上转轴共有“三足”,故有三足乌之说;因测影之表也被用作射箭之臬,而有羿射十日之说。
 

古代农民靠天吃饭,而农业生产建立在精准的历法上,历法则来源于持续的天文观测。华夏先人把观测到的天象变化以不同方式保存下来,也许后人将这些天文现象当成了神话传说,或以天象变化为原型,创作出了诸多神话故事。此类神话故事还有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其与天文历法的关系是偶然、巧合还是确有关联,目前尚无定论。

 

短暂的1秒,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在“闰家族”中,还有一个存在感非常低的小兄弟——闰秒。


2017年公历新年第一天,地球上的居民凭空多出1秒。时钟显示北京时间2017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下一秒出现特殊的7时59分60秒,然后才是正常的8时0分0秒。
 

为什么会多出1秒呢?目前全球有世界时和原子时两个时间系统。前者以地球自转周期的天文观测为基准,后者则以稳定的原子振荡周期来确定秒的长度。如果地球的自转速度保持不变,1秒的长度就不会变。那么问题来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是恒定的,它有时快、有时慢,1秒的长度也会随之改变。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就负责在某一年中增加或减少1秒,这就是闰秒。目前,全球已迎来27次闰秒,均为正闰秒(增加1秒)。
 

其实,快1秒或慢1秒对普通人的生活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在一些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1秒的差异则会产生巨大影响。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例如在航天领域,宇宙飞船1秒钟的速度近8公里,如果无规律地相差1秒,飞船可能会偏离原定轨道,着落点也会相差十万八千里,最糟糕的是飞船的安全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对电子、金融、军事等需要精密时间的领域,1秒的误差也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有人呼吁取消闰秒,直接使用原子时。但也有人坚决捍卫闰秒存在的必要性。反对者称,人类习惯以“日居正中”作为中午的标准,若改用原子时,在地球越转越慢的现实之中,五千年后的人类将发现,“日居正中”将是下午1时。而在更远的未来,原子时意义上的正午,对应的可能是满天星斗的景象。有人这样描述原子时:“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全面采用原子时,意味着人们可以完全摆脱地球自转与日月更替,孤独地奔跑在向前的路上。”
 

不管是古人推算的闰月,还是今人设定的闰秒,都体现着人类生活的时间与大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这种联系都不应被割舍。

 

有人说,古人的天文知识这么丰富,为何不制定一个简单先进的阳历,还要大费周章地增加闰月来完善农历呢?在小编看来,中国的农历体现了阴阳调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表示周而复始的年、月、日的一串文字,也不仅是人们春耕秋收、占卜吉凶的依据,而是体现着先人对宇宙的思考,铭刻着我们对科学和真理的不懈追逐,诉说着中国人有关于日月的诗意浪漫。

 

E学课堂

 

2月为何有时28天,有时29天?竟然与恺撒和屋大维有关!听北京人大附中李永乐老师讲述其中的渊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