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98期  总第5844期  2020年02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98期  下一期
听老故事 看老课本 读老作文——小学教育百年回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选题策划/本报编辑部 撰稿/姚佳 发布日期:2020-02-24 19:45:35

听老故事:百年老校见证教育转型

 

1905年,科举制停废,终结了我国1300年尊崇科举的时代。清政府为了适应时局,重新制定学制,成立了一批现代小学,教学内容有修身、读经讲经、文学、算术、体操等,孩子们接受到的知识更加多元化。

 

随着清朝覆灭,进入民国,很多学校不但名字改了,课程和学生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当时留下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小学生们不但剪了辫子,而且穿上了统一的制服。

 

现在,同学们都是在对应学区入学,其实早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南京就出现了小学学区,当下的择名校现象在民国时期也有。

 

随着新式学堂的兴盛,有名气的新式小学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欢迎。在清末,家长一般愿意送子女到私塾读书,而不愿让小孩进新式学堂上学。到了民国,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存在至今的百年老校,很多已经改名,多数已经合并,但它们的百年变迁,为我们提供了管窥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的视角。

看老课本:展现基础教育发展史

 

我国古代学堂以《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典籍为主要教材,这些并不能称为教科书。“教科书”一词是来自西方文化的舶来品,中国自编教科书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

 

清朝末年:开学第一课由“拜孔子”开始

 

清末教科书以经史之学为基,强调礼义廉耻、忠君尊孔,虽然打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不乏封建糟粕,但其传承作用不容置疑。

 

下图中的清末小学国文课本(该册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年级),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我上学堂,我拜孔子。”开学第一课由“拜孔子”开始,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理解生存常识。知识之外,还教学生明白生活的不易,学会人际交往原则,知晓国家的意义。

 

民国时期:课程多样化,学校“真会玩儿”

 

“我国旗,分五色,红黄蓝白黑,我等爱中华……”民国初期的教科书,已包括修身、国文、算术等十几种科目。此时的教科书顺应辛亥革命时代潮流,注重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当时一些小学课程已非常全面,不少科目都与现在小学开设的科目接近。西餐班、军号班、消防班、电工班、养蚕班、篆刻班、昆曲班……有的学校还成立了鼓乐队、武术队,办起了音乐会,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时尚了。

 

在这一时期,低年龄段的教科书多以韵文、诗歌、故事等引发儿童兴趣,如“猫欢喜,一只老鼠到嘴里。狗欢喜,两根骨头丢下地。鸡欢喜,三个小虫一把米……”教科书在插画、字体、版式等方面也分外着力,儿童文学成为教科书中的一道闪亮风景,例如《你猜是什么》:“绿衣邮差上门来,送上小小一个袋,什么东西在袋里?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蚂蚁不作声,事事说得清。你想是什么?说来给我听。”这样的文字读来颇有趣味。十年前曾经脱销的《开明国语课本》便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由叶圣陶先生编写文字,丰子恺先生为课文精心绘制插图。

 

“制作防毒防空用具,练习防空壕、地下室的设计,对军用器具进行研究……”这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教科书内容,此时的教科书装帧粗糙,却带有浓重的战争烙印。新中国成立前夕,叶圣陶提出了“解放军打到哪里,教科书就要送到哪里”的口号,并担负起为新中国编写中小学教科书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立足新时代,重新出发

 

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成为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科书编辑出版机构,此后陆续推出新编中小学教科书。

 

《开国大典》《英雄黄继光》《朱德的扁担》……新版教科书倾注了叶圣陶、宋云彬等文人学者无数心血和精力,涵盖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等科目,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给学生系统、扎实的文化知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劳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科书是国家意志、民族意愿、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近百年来,教科书以其独有的方式,反映了中华民族觉醒、探索、抗争、奋起的历史,培育造就了一批批时代栋梁。

读老作文:“老前辈”教我们写文章

 

小编最近读到几篇老作文,有文言文的,有白话文的,或写景,或说物,或叙事,每一篇都非常动人。这些作文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是充满了童真童趣和自由的闪光点。

 

《记某童奇想》一文中,一个被枣砸到头的小孩突发奇想:“假此枣而为瓜也,头颅不足碎矣!”让人哑然失笑。

 

在《猴儿戏》中,小作者看耍猴有感:“现在想起来,不免要为猴儿打抱不平,要是现在再去看猴儿戏,我一定买些肉去给猴儿吃,而不把钱送给那些打铁装腔的人了。”堪称那个年代儿童的深刻思考。

 

写“夏雨”时有“溪流添了潺潺的汩汩之声,池塘的水更深澈而澄清了。滨水的杨柳也柔媚青葱了许多。地上的花儿,在这番新雨之后,莫不娇嫩活泼,生意盎然,愈显可爱,因为它们都受了雨的沐浴。绿杨丛中的鸟儿,忙得穿梭也似的飞来飞去,整理它们的被雨之巢。”我们仿佛闻到了雨后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在《中秋的夜晚》一文中,小作者感悟道:“清风拂着,桐叶摇着,银光射烁着。啊,好一个美的秋晚。父亲讲起故事来了。小弟弟听得一双红菱也掉落了。妹妹笑得少吃了一个月饼。我望着明月,只是出神。”题材虽普通,作者却能写出新意,不写父亲的故事多有趣,而从听众的表现侧面描写。同学们在写文章时也可以借鉴哦。

 

从这些“老前辈”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一些东西,即增强我们对生活的体验,拓宽我们视野的边界,多写真情实感,勿假抒情,少用模板。 

 

百年前的孩子是不幸的,因为当时社会环境不稳定,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七十年前的孩子物质生活是匮乏的,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学校环境设施远不如现在。但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和同学们一样,有机会接触到宽广的知识面,都是社会伟大变革的见证者。回望百年小学教育,感恩幸福新时代,让我们更好地出发。

 

■E学课堂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随后,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北大因此成为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扫描二维码,走近一代名师蔡元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