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E学河南·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9期  总第5791期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9期  下一期
濮阳:小村庄里造大炮,助力全国解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策划/本报编辑部 整理/姜猛 发布日期:2019-09-30 09:00:56

人和事,一个时代的主角。
七十年前,中华民族迎来从落后迈向进步的伟大转折,河南从此也融入弥漫着荣光的历史长河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E学河南》特别策划“壮丽70年,看河南”系列专题,检索并追叙七十年来穿行于时代洪流中的那些“人和事”。
今天,推出“壮丽70年,看河南”系列专题之二《濮阳:小村庄里造大炮,助力全国解放》。

在豫北濮阳市,有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得到的小村庄,它就是单拐村。
 

七十多年前,就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里,隐藏着一个重量级大单位——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从这里生产出的枪械弹药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有力支援了冀鲁豫地区的解放战斗。其中,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就诞生于这里。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普遍缺乏攻坚重武器。有一次,在潘溪渡战役中,冀鲁豫军区某部缴获了一门日制九二步兵炮。这门炮口径大,威力猛,能极大提高作战部队的火力。于是,军区首长派人将炮送进兵工厂,命令尽快仿造出新的大炮。


当时,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一穷二白”,没有机器原料,更缺少懂得技术的人才。曾经有过一定军工经验的技师盖亮挑起了造炮的大梁。在他的统筹带领下,从军区到兵工厂,人人动手,各显神通,有的组织群众破坏敌人铁路,拆卸钢轨和火车的零部件特别是弹簧备用,有的突破封锁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敌占区采买器件,有的走乡串村深入老百姓家收购可用的材料……盖亮和技术人员开始没日没夜地研究“制造”——他们把缴获的日制九二步兵炮“开膛破肚”,按照基本数据精心仿制,同时进行部分改造。历尽万般艰辛,1946年4月,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步兵炮诞生了,这门新炮重约200公斤,口径约70毫米,射程可达3500米,完全不同于日制的九二炮。鉴于盖亮在造炮中的卓越贡献,冀鲁豫军区军工部特意把这门全新的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命名为“盖亮号”。
 

据载,朱德总司令得知盖亮造出的第一门大炮试射成功后,专门从延安发来贺电:“我根据地兵工厂甚多,唯冀鲁豫首开造炮先河,可喜可贺,应通令嘉奖。”


随后,盖亮带人先后造出了七门大炮和足量弹药,其中五门大炮被送往前线投入使用,在鲁西南战役等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有一门大炮被送进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供人们参观。
 

如今,经过修缮,原先的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变成”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成为学生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洗礼的重要基地。


■ 濮阳名片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


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支流)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1949年,濮阳工业产值只有252万元;截至2018年,濮阳下辖5县1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94万人,生产总值达1654.47亿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棉油主产区之一,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