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E学中国•E学实验室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5期  总第5751期  2019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5期  下一期
E学课堂:中国魔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9-06-10 09:35:39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魔术发祥地之一。魔术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幻术”或“眩术”,魔术表演者叫“幻人”或“眩人”。


虽然魔术在我国起源很早,但是由于过去社会未予重视,它被列为“旁门左道之术”,所以这方面的资料十分零碎。正史记载首见于西汉时期,稗史中有关资料则可追溯到夏周。据载,夏朝第17帝夏桀“弃礼仪,求倡优侏儒,而为奇伟之戏”,说明当时已有正式的杂技、魔术演出。
 

《列子古注今译·汤问篇》载有巧匠偃师者,制造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木头机械人:“巧夫页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其机关设计和制作工艺相当精巧,无怪乎连春秋战国时期著名设计家墨翟也自愧不如。


魔术也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开展得最早的领域之一。《史记》记载,公元前108年,安息王“以大鸟卵及犛靬眩人献于汉”,来中国表演魔术。东汉张衡的《西京赋》也记载了来自西域的魔术师“吞刀吐火”“划地成川”等魔术节目。
 

隋唐时期和日本、印度等国的魔术交流就更多了,南宋、明、清时期,以“藏挟”见长的古彩戏法,以及《神仙幻术》《鹅幻汇编》等魔术专著,对日本及西方的魔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外魔术的大交流出现在清末民初。英国的瓦纳、日本的松旭斋天一、意大利的却菲洛、美国的邓脱等许多外国著名魔术师来华表演,中国的先辈戏法艺人朱连奎、韩秉谦、郎德山等远涉重洋去国外献艺,带回许多外国魔术节目。在此基础上,穆文庆、韩敬文、莫悟奇、张慧冲等前辈大胆继承并借鉴了中外魔术的精华,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的魔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