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E学河南•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2期  总第5736期  2019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2期  下一期
在最美的诗词里,遇见最美的春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策划 / 本报编辑部 整理 / 姜猛 发布日期:2019-04-29 10:59:43

盼望着,盼望着,又是一年春来到。春日明媚、春风和煦、春雨氤氲,一夜间万物复苏,大地满是诗情画意。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从不吝惜笔墨热情赞咏春天,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美诗词歌赋,为人们所传颂吟唱。漫步在这片古诗词的百花园中,只见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五颜六色,令人目不暇接,无论哪一朵都沁人心脾,让人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今天,我们就采撷九首最美的诗词花,在品读中一起遇见最美的春天吧。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鉴赏:这首诗构思新巧、联想奇妙,用“都”表现久盼春色的急迫,用“惊”描述终见春色的欣喜,用“却嫌”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鉴赏:这是一首春晨即兴之作,通过对风、雨、花、鸟的具体感受,描写出了一幅明媚优美的春晓图,表现出对春光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鉴赏:这是一首全景诗,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鉴赏:这首诗抓“雨”写“意”——在茫茫夜晚,春雨悄无声息、随风而至、滋润万物、催发生机。既有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含蓄而焦急的心绪,亦有自然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的喜悦和欢欣。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的典范之作,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鉴赏:以游春足迹为线,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不慌不忙次第展现,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鉴赏:春天在哪里?就在复苏的万物里。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令人神往。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鉴赏: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绘的是远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句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鉴赏:通过景、人、事,勾画出早春二月时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和孩童们放学后兴致勃勃放风筝的立体“乐春图”,充满了生活情趣。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