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69期  总第5655期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69期  下一期
月到圆时话中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选题策划/本报编辑部 撰稿/袁蓉 发布日期:2018-09-28 09:40:08

我们刚度过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知识呢?根据史料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一书中。中秋节作为一个民俗节日的形成约在唐宋之时,盛行始于宋朝,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传统习俗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的月亮更为圆亮,人们寄希望在这个节日里人月同圆。因此,中国人很看重这一节日,自古就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观灯、猜谜、饮桂花酒等习俗,有的一直延续至今。
 

拜月
 

中国人历来讲究礼仪,行礼仪必注重仪式感。古时的大型中秋赏月活动,即行祭月、拜月之礼。
 

古时拜月一般是半官方活动,现如今,各地常会作为地方文化遗产,举行文化复古活动。活动一般选聘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主祭(主持人),另有通赞、执事、献官等,具体执行仪式的各个环节。参与者皆着古代华服,庄重行礼。有的地方还要求参与者手提灯笼,统一服饰,场面甚为壮观。其间往往还加入为幼童点朱砂、猜灯谜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拜月活动的内容。
 

吃月饼
 

关于月饼的由来,有说源自唐朝,太宗李世民北征突厥大胜而还,时逢八月十五,有吐蕃人献饼祝捷,色香味俱全。太宗大喜,赐食百官,并得以传承。有说因朱元璋反元,约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将字条夹在月饼中相互馈赠传递消息,后成为习俗延续至今。另外,有民间传说月饼源于杨贵妃和张骞,现已无从考证。
 

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是为月饼最早的记述。月饼从最初的无馅发展到五仁馅,及至现在各色馅料、各类形状、各种口味,尤以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风味月饼闻名于世。
 

而今,生活闲适的人们,在中秋之夜常会坐在庭院、阳台内吃月饼、赏月、猜谜语、讲故事,阖家团圆,其乐融融。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十分熟悉的传统习俗之外,我国各地其实还各有极具地方特色的中秋习俗。
 

观潮
 

浙江一带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如今,钱塘观潮仍是浙江最具特色的中秋节民俗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和海外众多的炎黄子孙。


博饼
 

博饼是闽南地区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起源于清初,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每逢中秋佳节临近,夜色阑珊中,大街小巷便会传出博饼时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节日的喜气洋溢于清脆的骰子声中。
 

烧瓦子灯
 

烧瓦子灯是江西鹰潭地区中秋节的传统风俗,相传是古代窑工为了祈求“瓷神”保佑他们多烧几窑好瓷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古今“追月”情怀 

 

古人对明月的寄思抒怀
 

中秋是月亮的节日,那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人如月圆的美好愿望,也承载着厚重的思乡思亲之情。千百年来的中秋之夜,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月抒怀,写下了很多美丽的诗句。小编以为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更是被人们口口相传。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面对明月,回想自己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不得已自求外放,辗转数地,与胞弟分别经年未得团聚,便趁酒兴写下了这首词。七年后,苏轼和弟弟终于再度同赏月华。在这兄弟相聚的时刻,想到分离在即,他又挥毫写下了《阳关曲·中秋月》,发出了“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感慨。
 

今人对月亮的不懈追逐
 

从古到今,人们对月亮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在苏轼看来,月亮上是“高处不胜寒”的。那么,月亮上面到底是什么模样?有楼台亭阁,飞檐流水,百花鸟兽,还有仙乐飘飘?同学们是不是也想有一天跟嫦娥一样飞上月亮,一睹月宫的真容?
 

其实,我们的前辈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月亮的追逐和探索。在1969年美国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之后,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之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经过长期的准备和10年论证,我国的探月计划于2004年1月正式立项,被称作“嫦娥工程”。
 

今年5月21日5时28分,我国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简称地月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今年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正在规划探月四期工程,未来或将在月球建造基地。


畅玩中秋活动

 

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中秋节的节日氛围已远不如旧时那么浓厚。其实,只要稍费点心思,变个花样,我们的中秋节可以很精彩。下面,给同学们推荐几个饶有趣味的中秋活动。
 

科技馆赏月
 

赏月一直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但坐在家中赏月有时未免会觉得无趣。那么,去科技馆赏月如何?用天文望远镜实地观测月球,听讲解员讲解月球知识,做科学小实验了解月食……这样的活动,小编只是想想都觉得有趣。
 

猜灯谜
 

猜灯谜也是一项传统的中秋活动了,广东省广州市祈福新邨小学却组织出了新意:鲜花,月饼,家宴……学生们统一身着汉服,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猜灯谜。学生家长骆女士说:“我觉得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挺好的,让孩子从小就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该校的一名老师介绍:“我们希望通过传统节日,来培养孩子的仪式感,培养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及归属感。”
 

做月饼
 

往常我们都是从商场买月饼回家吃,但如果有条件自己在家做月饼,既能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家住北京的“烘焙达人”钟晓敏女士就表示,这几年中秋节,她都在家自己做月饼,同时要求孩子帮忙打下手。“我们隆重认真地举行这些仪式,孩子就会觉得这个团聚的节日十分重要。等她长大,她也会将这个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并从中体会到幸福。”

 

E学课堂

扫描二维码,看探月车是如何发射着陆的,听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谈“中国人的探月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