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用吸管DIY乐器吹响美妙乐曲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04-24 16:12:07 |
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小编特别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自己动手做乐器的机会——用吸管做一个真的能够吹出曲子的乐器。快跟着小编一起动手试试吧!
通过自制类似排箫的乐器,理解共振现象。探究物体振动发声与管长等的关系。 实验材料 吸管若干、蜡条(可用其他圆柱形实心材料或者橡皮泥替代)、卡纸、双面胶。 注意事项 吸管最好选择质地相对偏硬且直径较大的,如果一头有尖角,需剪平。 修剪蜡条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在家长指导下完成,或请家长代为完成。 实验步骤 1.蜡条切短修边,然后用它堵住吸管的一头。
2.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好另外7根。
5.为了方便吹奏,拿一张卡纸,一面粘好双面胶,把吸管依次粘上,做成排箫的样子。现在,拿起做好的乐器吹吹看吧,听一听每根吸管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原理
共振,是魔鬼也是天使 《科学美国人》杂志曾有一篇报道,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她步履从容地走上舞台,吸气时胸脯鼓胀,朱唇轻启,吐出一串串震撼人心的高音音符,只见香槟酒杯碎了,眼镜镜片震裂了,树枝状的装饰灯炸裂了,她的声音‘摧毁’了音乐大厅。” 这段话描述的就是“共振”。与地球上所有其他物质一样,每一块玻璃都存在一个天然的共振频率,一旦外界扰动,如声波的频率与之相匹配,便可能让玻璃产生大幅度的震荡乃至破碎。而在这中间,玻璃瓶或玻璃杯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它们的形状是中空的,近似管状体,这也是为什么当你敲击它们时会发出一种类似铃铛一样清脆的声音。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共振也有非常巨大的危害性。每年肆虐于沿海各地的热带风暴,就是借助于共振为虎作伥,才使得房屋和农作物饱受摧残。当地壳里的某一板块发生断裂时,产生的波动频率传到地面上,与建筑物产生强烈的共振,于是,就造成了屋毁人亡的惨剧。 总而言之,共振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也是有待于进一步开拓的科技领域。共振技术普遍应用于机械、化学、力学、电磁学、光学及分子、原子物理学、工程技术等几乎所有的科技领域。如音响设备中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各种弦乐器中音腔在共鸣箱中的振动等利用了“力学共振”;电磁波的接收和发射利用了“电磁共振”;激光的产生利用了“光学共振”;医疗技术中则有已经非常普及的“核磁共振”等。从21世纪开始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基因科学、纳米材料、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中,更是大量运用到共振技术。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可以预见,共振将会对我们这个社会产生更加巨大的“震荡”。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