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E学中国·每周测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61期  总第5584期  2018年04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61期  下一期
如何引导孩子快乐学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04-10 10:08:52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快乐学习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然而有调查显示,只有6%的学生感觉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而94%的学生则认为学习是让人心烦和不快乐的事。这一结果让很多家长觉得不可思议,不知该如何是好。
本期,小编采访了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朱老师,看看他在引导孩子快乐学习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


家长要做爱学习的榜样
 

陀螺是不快乐的,因为它是在外力的抽动下才旋转的。同理,过度地强迫孩子学习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要注意方法的运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动力。要想让孩子快乐地学习,首先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言传身教是比较直接的方法。家长的学习兴趣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出生在音乐世家的孩子,其对音乐的爱好大多比较浓厚;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子女,也大多热爱学习。
如何言传?即尽早地让孩子了解学习的好处。家长可以与孩子讨论学习的重要性,给孩子讲一些伟人刻苦学习的事例,等等。
 

怎样身教?对家长来说,身教重于言传,如果孩子平时都不曾见过家长学习的身影,那么家长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家长是个酷爱学习的人,孩子经常看见家长伏案苦读,那么孩子自然会以家长为榜样,主动向家长学习。


用理想激发孩子去学习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孩子厌恶学习,主要是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为什么学习会被孩子视为痛苦?其原因在于父母把学习和考试扣上必然的关系,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去学习。”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唯分数论”,恨不得孩子24小时都在学习,孩子考试成绩出现退步或者不理想时,又觉得孩子给自己丢了脸,甚至会动手打孩子。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为父母而学。孩子怎能在学习中感到快乐?
 

当孩子不愿学习或打算放弃学习时,家长不妨用理想去激励孩子。这就需要家长了解孩子的理想,或者与孩子一起讨论树立一个正确的理想。在目标的引领下,家长鼓励孩子认真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合适的学习软件很重要
 

朱老师的孩子现在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他说:“要想在一周后把学过的内容再让孩子复习一遍,孩子的内心是拒绝的。这就需要家长学会给知识换 ‘包装’,不仅要将题目内容变新颖,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融合。家长毕竟不是老师,没有教学经验,对知识点的把握也不到位,所以对家长们来说,这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有一款合适的学习软件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加之现在的孩子对网络、手机有一种迷之好奇。身为家长,不如就满足了孩子的这份好奇心。”
 

朱老师给孩子准备了一部手机,安装了一款学习系统——学霸养成计之每周测评,还有一两款小游戏,孩子做累了之后可以放松放松。
 

朱老师回忆道,第一次告诉孩子他有一部自己的手机时,孩子十分兴奋,但当要他点开每周测评时,他显得非常失望。为了能早点玩手机上的游戏,他很快就完成了测评上的题目(每学科五道题),点击提交。让他没想到的是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分数不太高,在全国的排名也有些靠后,这让自尊心很强的他一时没办法接受。孩子立即点开了答案解析,视频中的老师带领孩子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本周新学内容,逐个击破了孩子的知识盲区。
 

测评系统也给孩子各科都提出了建议,十分科学。朱老师的孩子根据建议,加上其自尊心驱使,又选择了一周的习题进行练习。这一次他不再想着玩游戏,只想提高排名,全身心投入到做题中。完成之后,各科均得到了不错的分数,在全国的排名也很靠前,他这才去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现在,朱老师的孩子很喜欢做每周测评上的练习题,每天都要看看自己在全国做题者中的排名。朱老师对每周测评十分信任,不仅题型新颖,题量少且内容有代表性,还充分抓住并利用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孩子学习之余玩一会儿游戏,家长很放心。
 

学习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只有快乐地学习,才能快乐地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