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E学江苏·科普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52期  总第5498期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52期  下一期
你为什么不上相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10-24 10:04:06

小编前几天和同事们聊天时说到一个笑话:“亚洲四大技术现正闻名于整个世界:一是泰国变性术,二是日本化妆术,三是韩国整容术,四就是咱们中国的PS术。”虽然这只是在开玩笑,但是也折射出一个现象:为什么我们对自拍照总是不那么满意呢?本期,小编和大家一起探讨:你为什么不上相?

不修图,不上相?
朋友小A喜欢在社交平台晒自拍照,往往还要配上一段励志的“鸡汤”。再看下面的评论区,无一例外被赞“美”霸屏,对“鸡汤”的评论则少之又少。
小编在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周都要跟家人视频,无奈宿舍里的网络信号太差,说不了几句话就“卡”住了,画面静止不动。每次网络恢复正常的时候,小编总会被说:“你刚刚看上去很奇怪。”
小编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美”就是这个世界的VIP通行证。
不过让小编觉得很费解的是,小A算是很会拍照的人,每次自拍一分钟就搞定了,但修图的时间真是让人汗颜。为什么每次拍出来的照片不修图的话,总觉得没有她本人美呢?
父母也不止一次问我:视频的时候明明都是你,怎么网络“卡”住的时候人看上去跟平时不太一样?

“镜头恐惧症”还是“冻脸效应”?
为什么真人往往比照片好看?为什么视频中某人在说话时画面被暂停后,此人的静态形象通常没有视频播放时的动态图像好看?
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自己不上相,摄影师们把这种不上相的原因归结为“镜头恐惧症”。
小编认为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就朋友小A而言,她自己给自己拍照,没有旁人打扰,有什么好恐惧的?小编在跟家里人视频的时候,设备那端是自己的父母,更谈不上恐惧。可画面还是跟真人有所差别。
如果不上相不是因为“镜头恐惧症”,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和他的团队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参与者给2秒钟的视频以及一些从视频里截下的1200帧静态图打分,评价视频或图片中的20个人有多好看。结果发现,同样一张脸在视频中的得分要比在静态图中高。
罗伯特·博斯特和他的团队对实验中的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出现这种感觉的第一种可能是跟动态脸(视频中的自己)的印象形成方式有关。人们会把在不同位置、不同侧面的同一张脸进行平均化,也就是“平均脸更有吸引力”。另一个可能是动态脸(视频中的自己)更好地激活了我们的脸部识别神经机制。毕竟,相机是不久之前才发明出来的,我们大脑的脸部识别系统本来就是演化来加工动态脸,而不是静态脸。
最终,该研究团队将这种静态脸相对于动态脸没那么有吸引力的现象,解释为“冻脸效应”。

“我”到底长啥样?
我们总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比照片里的自己好看。是否真的是一种“我”比另一种“我”更好看呢?别人眼中的“我”到底是好看的“我”还是有点难看的“我”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曝光效应”,即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用这种效应来研究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关系,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故社会心理学家定义这种现象为“熟悉定律”。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大脑太“懒”了,对于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人或物,相较于新鲜事物,加工要省力得多,所以自然而然,会觉得他容易让我们产生积极的情感。这就可以解释小编在前一段中提出的疑问了,相较于照镜子,看照片的次数要少些。
所以,同学们现在可以稍微放心点了,在与你经常接触的人的眼中,你是好看的那个你。那如果对方不是你经常接触的人呢?小编认为,其实同学们完全不用在意,毕竟不经常接触,何必要太在意那个人的看法?
通过本期的探讨,那些对自己照片感到绝望的同学可以感到一点安慰了吗?首先,就算你觉得自己在照片里看上去非常不堪也无须担心,别人会觉得会“动”的你要比照片好看得多。其次,小编认为,心灵美才是真的美,一个人如果一味地追求外表美而忽略了内在美,才是真的可悲。
 

我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静态的照片不如动态的人像好看了,那怎样才可以拍出自己相对满意的照片呢?扫描二维码,上镜技能get√起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