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单位:山东青年报刊传媒中心

地址:济南市经十一路45号

电话:0531-82055118   82073869

 

单位:山东青年报刊传媒中心

地址:济南市经十一路45号

电话:0531-82055118   82073869

 

山东青年报第5359期  总第5359期  2022年03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山东青年报第5359期  下一期
不惜唯我身先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仲 发布日期:2022-03-30 16:11:51

       编者按:由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共青团山东省委联合主办,山东省烈士事迹编纂和宣传教育中心、山东青年报刊传媒中心承办的“初心永远 薪火相传——写给青少年的山东英烈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踊跃投稿,现从征文稿件中分期择优刊登部分作品。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翻开《邓恩铭文集》,看到了那力透纸背的文字。这是邓恩铭牺牲前,留给母亲的诀别诗。诗中那壮志未酬的痛惜,慷慨赴死的气概,薪尽火传的信心,蕴含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仰,穿越迢迢时空,撞击着我们的灵魂。
       邓恩铭,1901年1月5日出生于贵州荔波一个水族家庭,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7年,在离开家乡到山东济南求学前,他借用一首诗向同窗好友告别:“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无独有偶,毛泽东在1910年离开家乡时,改写了一首《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同出乡关的两位年轻人,用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为追求真理甘于献身的满腔豪情。共同的信仰让他们走到一起,在南湖红船上喊出了“共产党万岁”,那坚定的誓言回荡在1921年7月,拉开了开天辟地的历史篇章。参加党的“一大”后,邓恩铭又写下一首励志诗:“读书济世闻鸡舞,革命决心放胆尝。为国牺牲殇是福,在山樗栎寿嫌长”。表明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立志为信仰而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
       《邓恩铭文集》收录了现藏于各博物馆中邓恩铭的13封家书,从中看出他平实真切的表达。在1922年8月的一封家书中,有这样的文字:“今年男很想乘闲回家一次,不过像这样的世道,保得住路上没有土匪吗?冒昧回去,一旦遇着怎么了?命比什么都宝贵,没有命,立时万事皆空。所以回家的事总要慎之又慎。不能敢走”。忙碌的邓恩铭深知父母在为他忧心,尤其是家里早已为他定下的婚事。邓恩铭最终没能回家完婚,写这封信时,他正冒着白色恐怖深入淄博矿区,与工人们交朋友,用马克思主义照亮了工人们前行的道路。
       1923年,邓恩铭受党组织委派到青岛开展工作,当地的情形十分恶劣,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但坚定的信仰化作了脚下的力量,他以四方机厂为工作重点,成功改造圣诞会,使其成为党领导下的具有工会性质的团体。那一年,他已离家六载,由于十分思念父母,在11月给父亲的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男刚起回家的念头,广西又乱起来了(报上载有)。唉!这一乱,恐怕又不知哪年才能回家?”君问归期未有期,“家”成为了邓恩铭永远的远方。
       革命斗争期间,邓恩铭曾数次被捕入狱,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让他百折不挠,视死如归。在1924年给父亲的信中,他说:“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他对父母的愧疚之情,亦流露在1927年写给母亲的信中:“去年,父亲到山东时,男平安出狱,做事不小心,致劳双亲合家挂念,更劳父亲数千里外跑来看望,男真罪该万死了”!字字句句,镜子般映射出一个血肉丰满的邓恩铭,一个坚守信仰毫不妥协的邓恩铭,他的家国情怀让我们由衷敬仰。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虽然他的人生只有短暂的30余年,却因为崇高的信仰散发出永恒的光芒。也正是因为拥有崇高的信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奋不顾身,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不惜唯我身先死。往日的苦难何以远去,今日的辉煌从何而来?先烈们用鲜血书写了荡气回肠的答案。
       “后继频频慰九泉”。作为后来人,我们唯有像先烈那样用奋斗筑牢信仰,涵养家国情怀,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战胜困难经受住考验。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高高飘扬的党旗,需要我们用信仰的力量高擎,砥砺前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山东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济南市经十一路45号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