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预习菜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作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让多媒体为英语课堂“穿针引线”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7期 总第4510期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7期  下一期
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作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来源: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作者:孙亚珠 发布日期:2012-10-16 10:55:4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三年级的孩子还处在习作起始阶段,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着眼于孩子的知识阅历和思维特点,凭借儿童感兴趣的学习点,给孩子形象直观的提示和帮助,降低难度,培养孩子习作的兴趣。
     一、有效地指导,让每个孩子有话可说
     如何采取个性化的习作指导策略,使孩子们写出具有鲜活个性、体现生命各异的习作来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指导。
     1.课堂作文
     (1)每单元的习作。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篇习作。一般是先给出本单元习作的要求,然后呈现一篇学生的优秀习作片段,再针对这篇习作提出学生需要注意些什么。这是训练孩子写作能力最好的机会。为了让每个刚接触习作的孩子有话可说,我重视教师的指导,确保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2)小作练习。我要求孩子当堂完成每篇小作练习。我稍作指导后,孩子根据要求开始完成小作。而且我不要求孩子打草稿,只是要求他们打腹稿,即想好写些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提起笔来,一气呵成。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写出来的作文会十分稚嫩,但我相信,随着练笔次数的增加,“量变”会引起“质变”。而且当堂完成小作,孩子的大脑会紧张运转,会珍惜课堂时间,并能逐渐养成先想后写、边想边写的作文习惯。
     2.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的确,对于刚刚学习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读多了,接触好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地可用的语句也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
     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关注读写结合,关注对习作的指导,不但可以培养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给全班每个孩子一次练笔的机会,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新鲜、真实的反馈。
     二、有意识地拓展学习空间,注重课外练笔
     经验告诉我们,习作指导不应只是在作文课上进行,要时时处处都渗透。因此,我们用生活化的理念指导作文实践,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实践活动,并形成独特的体验,学生自然感到有话要说,有内容可写。
     1.实践活动
     每次实践活动,都是孩子练笔的大好机会。为此,我们总是有意识地组织孩子开展有学科性质的实践活动。一次一次活动,给了孩子一次次的体验,也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习作题材。
     2.周末日记
     我要求孩子每周完成一篇日记,更多的是让孩子自主命题。由于日记的内容大多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很多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习作体会,分享习作乐趣,孩子写起来兴致很高。
     三、自评、互评、师评有机地整合
     三年级孩子初学写作,重在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记录感兴趣的事。文章虽然有时不够完美,却表达了他们的心声,这类文章贵在“真”和“纯”。我们怎么忍心将它们改得面目全非呢?只要他们能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所以,对孩子的批改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为主。
     叶老说过,修改作文是孩子自己的事。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孩子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教会孩子自己修改作文,正是珍视其个性化表达的体现。我们不必恨铁不成钢,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要成为作家。只要能不断地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就是我们最大的胜利。
     对孩子习作的评价可以是多元的,可以老师评,可以自己评,甚至同学、父母也可以积极地投入到评价中去。在每篇日记的文末,我设计了一个小栏目,有自己的话  ;有小伙伴的话  ;有父母的话  ;有老师的话  。这里的评价既可以写一段话,也可以采用画★的方式,优秀5★,良好3★,一般1★。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多渠道地得到反馈,还提高了他们自己评价的能力。在自评、互评和师评中取长补短,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的是,互评的过程要允许“听众”各抒己见,还要允许小作者解释说明,这样才能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启示,得到更多的锻炼。
     一学期来,我把孩子的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取名《蓓蕾初绽》。里面汇集了每个孩子的优秀习作,有大作、有小作,更多的是孩子们平时的日记。我把它发到每个孩子手里,让他们自我欣赏、自我鼓励。孩子们习作的兴趣越来越浓,习作的热情越来越大。让每一个孩子都热爱习作,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