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新生活教育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7期 总第4510期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7期  下一期
追寻新生活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2-10-16 09:48:33

     ——海门市东洲小学20周年校庆侧记
     本报记者 曹建松 通讯员 施 剑 
     9月28日,是海门市东洲小学建校20周年校庆活动的日子。海门市副市长王拥军在庆典上致辞,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勾勒了新蓝图:希望东洲小学成为海门教育名市建设的排头兵、教育改革的领头雁、师生成长的新乐园。 
     东洲小学自1992年创办至今,刚好20周年。校庆典礼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发来贺信,肯定了东洲小学20年来办学所秉承的“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的科学性,对东洲小学追求新生活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肯定。新教育改革发起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为东小20周年校庆挥亳题赠。
     东洲小学的发展、奋斗曲——卓越梦想,幸福童年,这八个字受到学校一贯的倡导、坚守与丰富。学校首任校长、现任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先生的现场讲述,激情澎湃、感人肺腑。他认为,东洲小学的创业史让他体味到了幸福,他从海门市委、市政府历年来对东洲小学的一路支持说起,“当时刚满25周岁的小伙子,被时任的徐忠义局长任命为东小校长,担当创业的大任;祁欣石局长在东小发展过程中的大力扶持……”破解了东小办学硬件的困惑。然后,对一路走来有恩于东小的教育界前辈表示谢意,列举今天来到庆典现场的周德藩会长、王铁军教授、班华教授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指点教导,以及用自己的活力和真诚在1996年邀请到的名师,像当初被誉为南通教育“五朵金花”中的李吉林、杨秀兰、张育新、元浦香,海门地区的专家陈松坡、陶加芳等。名师们每周风雨兼程到东小来“支教”,十多年从未间断过,让东小老师的理念、课堂、科研发生着质的变化。此外,从东洲小学创业开始一路走来的同事们,他们相互间信任、支持、共同进步。伴随创业历程感觉自己内心在不断地长大,因不断地长大,所以特别幸福!与此同时,许新海由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局的博士局长,这是对东洲小学20周年校庆的最好献礼。
     2004年,东洲小学开始了“新生活学校”的追梦之旅,现任校长祝禧在谈到新生活学校的愿景时说:我们建设的新生活学校,应该是让每一个师生热爱生命,让爱生命成为生活态度;每一个师生都热爱阅读,阅读成为师生共有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师生都热爱运动,让运动成为生活习惯;每一个师生都热爱艺术,艺术应该成为生活情趣;每一个师生都热爱实践,让实践成为师生的生活特质。由五大行动纲领夯实的“新生活教育”的厚实根基,让东小的紫藤园铺陈着枝繁叶茂的风景。 
     一张课程表,折射出学校的用心
     在东洲小学,每周计划授课表中,社团、科学、艺术、体育、综合实践与语数外等基础科目平分秋色。“通过深度的课堂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鼓励研究性教学来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通过开足、开齐课程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通过与社区深度合作,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以及创造服务社会的机会……”对于这种安排,祝禧校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师有适当的自由时间时,他们才有可能真正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以研究学生的“学”来代替过去以研究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只有当所有教师都有了时间代价意识,备课组、学科组教师之间才有可能开始真正的合作。不过,达成程度的条件是时间规范,教师在规范的时间内,实践新生活教育中所遇到的困惑才能迎刃而解。
     东小的教师自主决定时间得益于好学气质。一个年轻学校连续五届诞生五位江苏省特级教师。其中,省特级教师吴建英在《那人·那事·那感动》一文中写到,“东小的学术氛围浓郁,经常请专家、学者到‘文化讲坛’作报告、上课,‘小学校’里涌动着‘大智慧’。杨九俊先生的儒雅诗意,陆志平主任的亲和深厚,陈国安教授的魏晋风骨、博古通今……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常在他们的报告中领略到丰富深刻的大师思想、令人信服的学者观点,从而深深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尊严。”
     吴建英笔下的“校文化讲坛”创立于1998年,现为“教师发展中心”,它见证了东小教师化蛹为蝶的过程:从教学技能训练到教师文化发展的转型。这里除了邀请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为老师们传经诵道外,更多的就是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研修的内容丰富多彩,聆听天籁之音,感受宇宙生命的跃动。“相约星期二”的文化沙龙,东小的教师聚集在一起,经历着一段段文化之旅,一场场“头脑风暴”。与此同出一辙的还有校园工作室、教师研修班、课程研发组等机构,共同伴奏出教师发展的天籁之音。在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中,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这三大法宝,让东小的老师享受着研究的乐趣。
     近年来,祝禧校长新辟教师发展路径,建立“工作室”,以“集合”具有相同尺码和共同追求的人。南通市“祝禧文化语文”工作室,吴建英“情意课堂”工作室、海门市“张小杰机器人”工作室;学校层面的“沈辉书法”工作室、“顾勇美术”工作室、施健和周琳芳的“信念德育”、陆静蕾的“生态艺术”工作室。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工作室为全校教师最大化成长提供保障,发挥单位时间业务、能力成长的最大化。在学校校庆日的前一天,在由江苏省教学研究院、江苏省教育学会、海门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组、东洲小学联合承办的“新生活教育”思想研讨会上,主题报告、主题沙龙、专家点评、课堂教学展示等,东小人用热情、智慧和超越分享新生活教育研究的点点滴滴,聆听窗外的声音后,东小人的信心更足了,脚步更快了。
     一堵“五彩墙”,见证着孩子的欢心
     “任何有仪式感的节日庆典都能带给孩子心灵的触动,能给孩子以一种灌注于生命的色彩。”由祝禧校长解读学校文化的论断,给东小学子留下的记忆可不是个例。东洲小学教学楼墙面上的以五大文化节命名的五种色彩,述说着幸福儿童的记忆。对五大文化节,东小作了如下定义:新公民教育文化节,绘制端庄典雅的黄色;满天星阅读文化节,绘制清澈浪漫的蓝色;生态艺术文化节,绘制自然生态的绿色;阳光体育文化节,绘制热烈奔放的红色;校园科学文化节,绘制欢快活泼的橙色。
     2002届从东洲小学毕业,现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的袁博同学,在《感恩母校东洲小学》一文中描述了他的童年记忆:记得每周学校都安排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无论是校内的读书比赛、科技、制作、兴趣拓展,还是校外的军训小野炊、参观,都从学生着眼,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健全的知识结构,健康的人格心理。这样的文化熏陶、目标使每个人都成为合格学生、有用之才、幸福个人,使得从东小走出来的学生,终身受益。
     然而,相比于映人眼帘的色彩,东小的校本课程同样夺目。2004年以来,东洲小学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更适合儿童个性全面发展的课程为目标逐渐构建起六大文化课程,通过丰富的课程形态,培养出更多有积极的个人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的文化人。在目标指引下,东小系统构建了文化语文、智慧数学、文化英语、快乐体育、生态艺术、综合实践六大课程体系,一本本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清香扑鼻。
     一项阅读推广,收获了家长的放心
     东洲小学《新生活学校生活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天阅读不少于一小时,每天关注新闻不少于一条;在公共场所阅读不能说话;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不把自己能做的事留给父母做……”这一条条内容简短、要求明确的细则已成为东小孩子的生活指南。
     细品这个行动指南,过程上体现细节决定成败论。为了把“深入研究儿童生活,通过打磨文明细节提升素养”作为引领孩子步入新生活殿堂的有效依托。祝禧校长带领全体教师潜心研究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并以年级为团队进行反复研讨,能让儿童终生受益的细则慎重出台,并科学实施。
     这些细则在逻辑上体现了祝禧校长的思维观:阅读、质疑、操作、思考、讨论、交流、实验、演示、讲解、练习等,形成动态哲学词汇。如何将这些具体的教学或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过程显得格外责无旁贷。对此,祝禧命名的“文化语文”被《人民教育》《语文教学通讯》《光明日报》《人教论坛》寻根刨底式的解读,使得方法更具操作性,在全国小语教育舞台上,“祝禧讲语文”博得同行的赞许,点燃了一束束智慧的火花。
     东洲小学文化阅读,从“百本阅读挑战行动”,到如今阅读星级评比活动的开展;从班级图书室的打造,到满天星阅读广场的建设;从每天中午30分钟师生共读的推广到晨诵、午读、暮省整个阅读体系的构建。用“凡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都是教材”的思想,建设了独具特色的东洲小学校本阅读课程,上百部共读书目录让更多的充盈着母语丰富文化的书籍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老师们把一本本书当作一篇篇教材去研究、设计,编制了一本本辅助儿童阅读的内容与形式皆丰的阅读手册。这一本本《阅读手册》成为孩子们心灵的驿站,一笔记录孩子精神成长过程的宝贵财富。
     大主题文化语文课程,是通过文化课堂、文化阅读、文化活动、文化习作四个板块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阅读、积累、创造的过程中,历经文化的濡染和熏陶。“月之思”“海之韵”“聆听经典”“友情如歌”等关乎自然、社会、生命的主题课程进入儿童的生活。
     微型主题文化语文课程,则是选择一个个源于生活的意象,在诗文的赏析中,在与生活的无限接近中,体悟、聆听、经历美的熏陶,感受人生真谪。《莲之咏》《兰之韵》《牧童短笛》《蝴蝶翩翩》……微型主题正奏出“文化语文”迷人旋律的最强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