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化论 教师进化论 教师称谓
庆祝第28个教师节·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5期 总第4483期 2012年09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5期  下一期
教师进化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2-09-04 15:29:27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古训,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当然历史上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清朝的“文字狱”这些事件的发生,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新中国成立后,教师的地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不乏“跌宕起伏”的插曲。直至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为一个群体设立专门的节日,对于提高此群体的社会地位、改善其生存状态,将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从此教师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是作为一个“高尚的人”站起来了。值此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对自新中国成立后,教师的群体性变化做了回顾梳理。

     教师地位,跟随时代在前行
     “‘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现有1500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另一方面,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一心一意建设教师队伍,始终不渝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是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谈及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时说的一番话。确实,这些年,中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教育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革,这必然导致参与其中的主体——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等随之变迁。
     上世纪50年代:在上世纪50年代,教师知识渊博是最重要的。当时,老师的地位并不高,很多老师都是因为没有办法才选择这个职业,按照当时人的观念,做老师又穷又累,很没有出息。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老师们还要下乡支农一个月,在村里跟农民一块割稻谷、收稻子,即便是支农,伙食费还得自己开支。
     虽说物质生活如此艰辛,但那一代的老师是受尊重的。几乎每一家有了孩子都要去找村里的“先生”起名字,还有村里的红白喜事都要找“先生”写字,人们的生活似乎离不开老师。
     上世纪60年代:上世纪60年代的学生要求老师业务能力强,能提高学生成绩,讲课要风趣幽默。当时老师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在各行各业里被排到了第九,仅次于乞丐,民间有“臭老九”的叫法。据说有位老师在追求一位营业员时就遭到“我宁可嫁鸡嫁狗,也不嫁给臭老九……”的辱骂。在学校里,除了教学外,老师们每周还要到各生产队去宣传,辅导农民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称之为“政治夜校”,在那些“学工学农,兼学别样”的日子里,党叫你干啥你就干啥。可是老师们却很少因为穷酸而伤到自尊,也没有因为地位的低下而失去对这个职业的热爱。
     上世纪70年代:这是一个怀疑一切的年代。但这个年代的学生,仍然认为知识渊博与道德崇高是最重要的。这个时期不仅可以说是国家的浩劫,也给教育和老师带来致命的摧残。老师们一旦成为典型,就会被贴大字报,在大会、小会上被点名批评。可以说教师队伍在这场浩劫中大伤元气,很多优秀教师被迫害致死。教育几乎处于荒废状态,但仍有一部分老师一直保持着一种优良传统,那就是工作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讲课中。
     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80年代的学生可能是普遍受了应试教育的苦,他们比较看重学习成绩,因而对老师的知识渊博更加看重。1977年高考的恢复为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个时期,国家开始要求学历达标,重视老师的进修培训,只有基本功扎实、领导评价好、同行威信高的教师才能被评上优秀教师,与此同时教师待遇也明显提高。
     1985年,随着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诞生,“春蚕”“蜡烛”再度被记起,“奉献”“付出”这些词重新成为主流。老师们被从社会底层救起,完成了从“臭老九”到“英雄”的巨大蜕变。
     上世纪90年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公平成为上世纪90年代学生最看重的标准。由于社会对优质教育和好学校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接触的东西也在增多,知识面不断扩展,身为老师,稍一放松就有可能跟不上学生的节奏。于是老师们忙着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另一方面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面对经济大浪潮的种种诱惑,虽然此时老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但仍有大批老师耐不住寂寞,纷纷辞职“下海”。
     21世纪:21世纪的学生们想法更多,他们对老师的要求更加的多样与多元,开始敢于和老师对抗。由于社会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及就业压力日益增强,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就业者趋之若鹜、竞争强烈,老师们的压力空前巨大。与此同时,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政府把老师的地位抬高,但是,老师在群众的心里却已跌下“神坛”。2008年的“范跑跑事件”引起了师德争议的井喷。学校已经不再是一方净土,千百年来,师者用崇高建立起的师德的大厦,如今已摇摇欲坠。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同工不同酬现象在教育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日薪”1斤苞谷的乡村代课老师,戳痛了中国义务教育的软肋。

     《纲要》实施,机遇与挑战共存
     2010年7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新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同时正式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作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纲要》中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明确提出了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的目标任务。
     当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采取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
     2012年两会上,《纲要》中明确提出的“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的目标得以实现,教师工资问题进一步得到保障。而这4%,也成为中国教育的新起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