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关爱中幸福成长 有一种快乐叫赞扬 感悟生命感恩生活 “今天太阳烫了头发”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8期 总第4189期 2011年03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8期  下一期
“今天太阳烫了头发”
来源: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 作者:史亚琴 发布日期:2011-03-28 14:42:32

     在教学“日”“水”“木”“山”等几个象形字时,我要求学生想象作画。画好了,把“画”变成自己的“话”。孩子们乐滋滋地画起来。有一个孩子画的太阳,光线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波状的。“为什么这样画?”我微笑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神气地说:“因为今天太阳烫了头发。”
     多么奇妙的想法啊!简直是现代诗人的美妙诗句。在新课堂中,学习开放了,自主了,时常能享受到这样的童心童趣,享受到这种新鲜的“儿童文化”。
     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和想象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甚至模糊了幻想和现实的界限。决不要无端地指责学生的“无知”,正是这些想入非非的幻想、标新立异的见解,造就了崭新的儿童文化,显露了儿童的本性和智慧。
     同样,语文也是一种“诗性文化”。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儿童”与“语文”接触,必然决定我们的课堂生活是浪漫的、富有个性和诗意的。尽管这有乌托邦之嫌,但是新鲜的、丰富的、独特的美感会培养我们未来民族的浪漫情怀和无穷的创造力。因此,感受和体验美、理解和创造意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独特的风景线。
     请再看一组镜头:教《识字1》时,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春风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孩子把春风画成绿色,因为在他看来春风会吹绿小草;有的孩子把春风画成红色,因为他知道春风会吹开桃花;有的认为春风是黄色的,因为春风把迎春花染黄了;还有的孩子用黑白来渲染,因为小燕子身上的羽毛就是这种颜色……教学《大海睡了》,我利用“音诗画”再现情境,孩子们闭上了眼睛,想象飞起来了:“我好像看见了月亮,在大海的怀里睡着了;”“我好像看见了星星,它们还在朝我眨眼睛呢!”“我好像听到了轻轻的海浪声”……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在充分品读的基础上,我安排了“演读”这个环节,教师读,学生用肢体语言再现课文的优美意境:“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轻柔的音乐中,很多孩子不由自主地合起小手,侧着小脑袋,作睡着的样子;“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孩子们张开自己的双臂,象蝴蝶一样扇着翅膀在“花丛”中穿梭。在读“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这一节时,教师的语气要轻而缓,如梦如幻,气息和声韵散淡开去,孩子们的脸上漾着一片甜蜜,进入了一种陶醉的境界。
     语文,织就了儿童的憧憬和美梦。语文课堂,跳荡着自由的精灵。而把课上出这种境界,上出一种“儿童文化”的精神,教师应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是不是按照学生思维来思考教学了)、童年意识(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和天真想法当作宝贵的课程资源)、创造意识(活化教材,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文本对话),直到敬畏生命,并以“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这样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美国学者巴特克在描述儿童文化时曾这样写道:“儿童文化可以看作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岛屿,文化海洋拍打着这座岛屿的海岸,雕琢着他的周边……”儿童文化无时无处不承受着成人社会和成人文化所施与的巨大影响和压力。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守望这座岛屿,给学生一种期待,一个独特的世界,一座精神的家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